“買些厚一點的布料,給一家老小做秋天的外袍。”
琴娘淺笑,拎著菜籃子便不往布料旁邊湊,只說,“我們夫妻兩人,一雙十歲的兒女,還有個八歲的幼子,數月大的丫頭,看看這些需要多少布料。”
她做事有禮貌,說話也簡意賅。
老板娘聽得舒服,大手一揮將她拉著坐下。
“我叫裁縫過來,得先給你量量身段,你再說說你家里人的身量,才好定布料……嚯,瞧著夫人是個上街買菜做粗活的,這手怎這么嫩。”
拉扯間,老板娘摸到她的手,贊嘆不絕。
琴娘不禁莞爾。
就連家里做飯,夏千帆都很少讓她碰,頂多是洗洗菜,一雙手自然嬌嫩。
不過一會兒,裁縫急急忙忙的出來,腰間還掛了個繡了一半的帕子:“這急急忙忙叫我……真是,再耽擱,隔壁院里小娘的帕子就繡不完了!”
老板娘故作生氣,揚手輕輕敲了一下她的額角。
“你這丫頭,叫你過來是幫我做布莊生意的,給人繡帕的事兒你一個人做不完,小心還賠錢!”
“我這不是為了不賠錢,努力在做了么……哎呀沒時間跟姑姑你扯,趕緊量了身段賣了布,我好繼續繡去,都是錢呢!”
裁縫急急忙忙扯著琴娘起身量。
琴娘忍不住低頭看她那繡帕,忍不住道:“這一雙鴛鴦繡的極好,只可惜了……鴛鴦頸有些短,少了些韻味。”
“喲,夫人還懂繡品呢?我這布莊可也接繡品的活兒,您有看中的隨時吩咐!”
老板娘瞬間迎了上來。
琴娘面露尷尬:“我……我沒錢買繡品,只是自己會繡而已。”
“您會!?”
裁縫突然起身,將長尺一收,慌忙將腰間的帕子拿起來,“不然您幫我改改?”
琴娘以為這姑娘是喜歡,想精進,坦然的幫她拆線,重新繡了兩條鴛鴦頸,鴛鴦探頭,若即若離,一下子便有了風韻。
裁縫面露欣喜:“姑姑!她可比咱家的繡娘厲害多了,還快,我可繡了好半天呢。”
聞。
老板娘還真意外的看了琴娘一眼:“敢問夫人貴姓?”
“叫我琴娘即可。”琴娘微微頷首,旋即想到了什么,“您這的繡品差事兒,能讓我這種閑散的人做嗎?不瞞您說,我才剛到京城不久,想給家里弄點銀錢。”
聽到這,老板娘和裁縫兩個人的眼睛都亮了。
“自然成!只要您幫忙繡,繡的好,東西我們這里肯定是不缺的……喏,這帕子您拿回去,鴛鴦戲水還要青蓮,明個兒要!”
老板娘直接將繡到一半的帕子給她,比了個數:“剩下一半,刨去線帕錢,剩下給您三十文。”
“行!”
琴娘也一口答應。
繡帕對她來說不過一夜的事兒,三十銅板,可夠他們吃上一日的!
她先定了布料,便急急忙忙的帶著繡帕回家,將這好消息廣而告之,趁著夏千帆父子幾人做飯,她已經開始繡。
鴛鴦栩栩如生,青蓮歪斜半綻,朦朧之情難掩。
夏清寧大驚。
娘親可太會繡了。
這么好的手藝為什么書里半個字都沒提到!埋沒我娘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