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隱神秘一笑,“別人沒辦法,但我行。”
朱棣驚疑不定,“辦法是什么?”
“銀子買官啊!”
宋隱得意道。
接著壓低聲音,“看在你是老朱兒子份上,我才告訴你辦法。”
“給我六萬兩,我給你一個百夫長,怎么樣?”
“百夫長手下就有一百人,再給你三個炮兵小隊的編制。”
此話一出。
朱棣眼睛瞬間一亮,“六萬兩,成交。”
宋隱也笑了,“先說明白,你隸屬福州府兵,得聽從福州府管理。”
......
御書房內。
朱元璋正在批閱奏折。
奏折看得越多,朱元璋眉頭皺得越深。
多地官員上奏,黃河有發生水患的征兆。
近期,黃河下游已出現多處裂縫,如不加固,隨時會決堤。
黃河決堤,對正在休養生息的大明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十年前黃河泛濫就是血的教訓。
那次水災直接點燃了元朝滅朝的導火線。
朱元璋也是因為發水災沒飯吃才起的義。
因而朱元璋知道黃河水泛濫的嚴重。
黃河非治不可。
可怎么治?
黃河泛濫于歷朝歷代來說都是棘手的問題。
動用不計其數的人力物力才行。
朱元璋思忖后決定,必須加大徭役范圍。
還要盡快選出負責治理黃河的人。
朱元璋一邊想一邊寫出多條政策。
這時,太監的通報聲打斷朱元璋思路。
“陛下,胡雄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