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進來后,文武百官例行跪拜。
這時趙昌站了出來,“皇上,臣覺得昨天胡雄匯報的事情不妥。”
趙昌的話,朱元璋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朱元璋此時已經沒那么氣氛了。
他打斷趙昌的話。
朱元璋中氣十足的開口,“北平官員不當的行,朕不會跟他們計較,這事有許多曲解,導致君臣之間產生了誤解,這種事情就是在前朝也時有發生。”
“但這次不但是朕有失察之處,朝廷同樣也有失誤。”
“邊境的防御大事,沒有提前做好詳細調查,也沒有制定可行性計劃,這是重大的失誤。”
“現在開始,處理國事時,必須要慎重考慮,不得有誤!”
朱元璋這番解釋,文武百官頓時猛然醒悟。
怪不得昨天朱元璋的態度那么奇怪,原來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
他們處理問題時,一門心思地只想著不能讓朝廷丟臉,想著如何保存朝廷臉面,甚至還想到千萬不能讓朱元璋動怒。
現在聽了朱元璋的話,文武百官紛紛有所醒悟。
只是朱元璋話音剛落,趙昌再次開口,“皇上,昨天的事情還沒有結束,六部官員也再三商議過這事,現在許多商人都趕往北平,都是奔著能夠名垂青史而去。”
“這是好事,是值得載入史冊的大事,同時也能讓我朝后代子民知道,大明也曾有過君民同心的光輝時刻。”
“宋隱的做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給商人一個名垂青史,獲得被后人敬仰的機會。”
“所以,戶部商議,想要為此國家大計追加銀兩,支持這個利國利民的大計,贊同宋隱的外包決策!”
趙昌說完,文武百官全都站了出來。
“兵部附議!”
“工部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