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是胡秀潔提的,秦父秦母早不止一次明里暗里跟她說過,讓她離開秦博與。
她跟秦博與結婚這么多年,感情早不像當初,這些年他忙于自己的事業,看不見她在秦家的泥潭里掙扎吶喊。
他們三番四次爭吵,她早不是他當初那個會被他小心翼翼青澀哄著的小姑娘了,她難忍跟他的傾訴在他看來是不識大體無理取鬧。
這樣的日子過多了,她覺得很麻木。
她去了一個比家鄉繁華思想開明的城市,卻從未得到過認可,無盡的全是壓抑和精神層面上的打壓。
秦家,是另一個更加可怕吃人的地方,她整日在懷疑自己,跟著否認自己,早失了當初的信心。
大概她真的配不上秦博宇,所以她遂了所有人的愿,跟他離婚。
反復掙扎的那段時間,她找到了胡瑤寫給她的那一封明顯被拆過隨意扔在角落里的信。
他們總是這般,對她毫無一點尊敬。
他們可以向除了她之外的人客氣有禮,笑容熠熠,而她,是秦家只掛了一個媳婦名頭隨意輕視的人。
她誰都沒告訴,回去找胡瑤了,這些年其實她也有給胡瑤寫過信,可她沒有給過她回信。
在胡秀潔心里,早當胡瑤親姐妹般,她得不到她的消息,也焦急發想她會不會發生了什么事,數次想回來看看。
可秦家不允許她再跟娘家有聯系,那時候她謹小慎微,處處討好他們,因為私心,她到底還是把胡瑤忽略。
時隔這么多年看到她的信,知道了她的遭遇,她很心疼后悔,她該早些回去看看的。
只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她雖然遭遇苦難,可仍有好運氣。蔣漢這個買她的丈夫待她很好,她還有一個懂事呵護她的孩子。
接觸下來她也看出了胡瑤并不是真的抗拒蔣漢,反而還是在意的。
看他們夫妻感情好,胡秀潔很欣慰。
每個人定義的好日子都是不同的,從前覺得三餐無憂就好,如今開闊了視野,人心倒是不如當初那樣簡單盼望了。
胡秀潔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過于貪心奢望,如果當初她沒有跟秦博宇認識,只怕嫁的不過像同村姐妹一樣的鄉鄰男人,今后只用憂愁柴米油鹽就好。
嫁給秦博與之后,她不用憂愁那些普通人家苦惱的物質,可她卻被別的壓得快透不過氣了,具體是什么,她說不明也道不明。
她毫不告知走了,秦家人壓根沒在乎她的去向,秦博與倒是來找她了,他很生氣,質問她為什么兒子病了她還到處亂跑,不容分說地帶她回了京都,匆忙得她都來不及跟胡瑤當面說一聲。
胡秀潔覺得他到底還是在乎她的,他匆忙來找她,眼底還有烏青,雖然嘴上叱說的全是兒子的事,可他見到她時打量她的眼神里的緊張,她還是看出來了。
離婚的事她再次猶豫了,可后來她再次見到了他跟他那個世交的妹妹,秦父秦母真正認可的秦家兒媳婦圍繞在秦思源身邊。
他們看起來更像是一家三口,秦思源待那個女人,遠比待她這個母親要親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