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拿著錢,手有點(diǎn)發(fā)抖,兩天他就掙了一百多文,這還只是提成,還沒算上工錢,還有幾家要貨的都沒拿到。
兩天前,他還在為了生計(jì)發(fā)愁,兩天后,他的生活天翻地覆。
他看著手里的銅板紅了眼眶:“謝謝!”
陶真明白他的心情:“別說這些,這都是你應(yīng)得的。”
林舒還是說了幾聲謝謝。
他是付出了勞動辛苦,可是沒有陶真給他的機(jī)會,他現(xiàn)在恐怕連飯都吃不上了。
這么好的機(jī)會,陶真也不是非得給他,說到底還是他占了便宜,是陶真拉了他一把。
陶真給了林舒那么多工錢,王三有點(diǎn)意外。不過他也沒眼紅,他這個人簡單,也不是很看重錢的人,要不趙氏剝削了他那么多年,他也不能忍到現(xiàn)在。
陶真覺得王三這個人很神奇,她在他身上能看到很多自己沒有的東西。
陶真自己就是苦難下長大的,她沒有王三樂觀,也沒他豁達(dá),王三不在乎金錢,但是陶真和他相反,陶真很在乎錢財(cái),這是原生家庭的缺失
有的人小時候沒錢,掙了錢就會瘋狂的去消費(fèi)以彌補(bǔ)童年,陶真就是另一個極端,她挨過餓,受過凍,每一分錢都掰成兩半花,就算是有錢了,她也舍不得花,喜歡把錢的存起來,當(dāng)個小小守財(cái)奴,只有這樣,她才有安全感。
人真是復(fù)雜又神奇。
王三不提,但是陶真不能不說:“你和林舒一樣,一個月的基本工錢是一兩銀子,以后每烤一斤牛肉,給你一文錢的提成。”
王三一怔:“多少?”
隨即他擺擺手:“太多了,我不能要,給我和采石場一樣就好了。”
陶真哭笑不得:“就這么決定了,剛開始我們工錢少一點(diǎn),等以后生意做大了,再給你們漲工錢。”
王三傻乎乎的說:“還……還漲啊……”
他做把頭一個月也沒有一兩銀子,裴湛都做監(jiān)工了,還沒他現(xiàn)在的工錢高呢。
王三想起李徽的話,陶真和裴湛沒有自由,放不開手腳,不然的話,他們肯定比現(xiàn)在干的還要好。
王三的行李還在流放村,現(xiàn)在是夏天也不冷,王三決定明天回去取。
而陶真到了林舒給的賣牛肉干的錢,想著過兩天收收成本得買一輛牛車了。
牛車的車不貴,牛不便宜,陶真想到了蔣二。
回去后她把這個想法跟裴湛說了,裴湛想了一會兒道:“不如直接買輛馬車。”
畢竟做的生意比較灰色,相對而,馬車被查的概率小一些。
陶真無奈嘆氣:“我也想啊,可你知道馬車多少錢嗎?”
那可不是翻一倍的事情。
而且大部分時候都是送貨拉貨,牛車足夠了。
裴湛看著她:“你這次烤了這么多牛肉干,就算這東西能放,到底是吃食,放的太久也不好吧?”
陶真點(diǎn)頭。
裴湛說:“你覺得短時間內(nèi)在寧州,這些東西能賣掉嗎?”
陶真“…”
裴湛就是這點(diǎn)討厭,總是在她最需要鼓勵的時候說不合時宜但是非常有道理的話。
讓人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