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多謝大人了!”
省下的這筆買地的錢,她或許能多做點事情。
周大人道:“如果學堂能辦起來,寧州的百姓才應該謝謝你。”
陶真站起來,對周大人鄭重的行了一禮:“寧州的百姓也該感謝有大人這樣好的父母官。”
陶真走后,周夫人才回過神來,半晌卻不知道該說什么。
她一出生便是錦衣玉食,后來嫁到周家,順風順水,她以為女子就該是這樣的,相夫教子,可她從未見過陶真這樣的。
讓人說不出什么感覺,就是覺得她很不一般。
“她要是個男兒身,可真是了不得。”周夫人感慨。
周大人點點頭。
周小姐盯著陶真離開的方向,眼睛里涌動著別樣的情緒。
這次周大人這邊這么順利是陶真沒想到的,陶真在衙門外見到了蔣二,他最著急,在家也待不住,便來外面等著了。
兩個人找了個安靜的茶樓雅間,陶真將情況說了。
蔣二半天沒回過神:“你說真的?”
陶真點頭:“當然是真的,周大人說了地皮白給我們。”
那么大一塊地,說白給就白給了?周大人這么大權力的嗎?
當然不是,陶真讀過寧州的律法,古代地多人少,荒地多,耕地少,關于荒地的使用官府都是有規定的,像這種荒地價錢比耕地便宜多了,不過像陶真這樣的特殊情況,只要周大人愿意劃給他們,就是可以的。
蔣二說的卻不是地,他激動道:“我說是學堂,你真的要辦學堂?”
陶真不覺得有什么,她點點頭:“是啊。”
古代的學堂用不了多少錢,她多養點豬就好了,前世她有錢了也捐贈過學校。
蔣二有點激動道:“我……我替那幾個村子的孩子謝謝你。”
陶真有些不習慣,她感覺自己沒做什么,而且她也不是完全沒有私心,她真的沒有那么偉大。
可蔣二卻覺得陶真就是厲害,富人太多了,為富不仁的也太多了,誰家有了錢不是藏著掖著,寧可放爛了也要留給子孫后代,從沒有人愿意拿出錢辦學堂。
而且陶真也不是很有錢,蔣二還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陶真那個窮酸的模樣。
他心里對讀書人十分敬佩,對陶真更是。
陶真有點不好意思,她真的也沒做什么,一個小小的學堂而已,她是吃過沒書讀的苦頭的,便希望和她一樣的孩子都可以有書讀,尤其是女孩子,這個世道對女人更苛刻,更艱難,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都是扯淡,任何時候,多讀書都是有用的。
她希望能為那些可憐的女孩們做點事,如果有一兩個人的命運因為她改變,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