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楚思宜的最初計劃是誣陷溫永康采訪時候侵犯于她。
由于她是受害者和弱勢方,大多人偏信她,到時候溫永康被打上強奸犯的烙印,他說的話自然也不再可信,甚至會被認為誣陷楚思宜。
傅錚一拳頭打在墻上,表情怒不可,咬牙道,“那她最后為何又改主意了?”
從前,由于綁架一事帶來的內(nèi)疚,他念著那點情分,一直不愿把楚思宜往壞了想。
后來有些事,他也只當是楚思宜有些小心機。
直到現(xiàn)在,他才看清楚思宜人皮下如蛇蝎一般的黑心!
這何止是心機可以形容?
簡直就是陰狠手辣,滅絕人性!
傅越道,“大約是有人提醒了她。”
在經(jīng)人提醒之后,楚思宜改變了計劃。
作為一位小有名氣的記者,溫永康在業(yè)內(nèi)人脈不少,在警察局也有幾個合得來的熟人,單憑誣陷,未必能將他怎樣,還有可能被他反將一軍。
第一次做這種事,楚思宜心里安慰自己,沒有人能阻擋她往上爬!
計劃成功了。
綁匪逃竄國外。
溫永康車禍而死,沒有人把車禍和綁架案聯(lián)系在一起。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如若溫涼沒有發(fā)現(xiàn)那張照片,這兩件事永遠不會真相大白。
自導自演綁架一事,楚思宜先斬后奏,傅越后來才知曉。
楚思宜想要利用悲慘遭遇來擺脫傅錚的懷疑,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傅越便將那幾個扮做綁匪的人送出了國,甚至孟金堂他們在國外逍遙的錢款都是傅越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