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趙卿玉第一次見面是在金陵那條船上,雖然具體情況她記不太清了,卻記得他孤高地站在船頭,目光微凜,從頭到尾看都沒看她一眼。
這叫心里有自己?
怎么可能。
他聲音如清泉流于石上。
“但當時一來科舉在即,二來并無父母為我做主,孫兒自知配不上茹心,回來后從未提過此事。”
“后來孫兒中了狀元,蒙受皇恩,選入翰林,又有幸被記入父親母親名下。正準備尋機提親時,卻傳來了茹心與四弟定親的消息,孫兒只得罷手。”
“前不久,四弟與旁人有染,跟茹心退親。孫兒想著,茹心才退親便要議親,情理上難免不太妥當,所以孫兒想等一等再提及此事,卻不想茹心又遇到了寧海路一事。”
“孫兒不想再等,詢問過茹心的心意后,便立刻決定入宮求婚。”
“此事事發突然,未能及時稟告祖母,還望祖母恕罪。”
一席話說完,讓安茹心都快信了。
真不愧是當朝首輔,這樣短的時間里編好如此可信的說辭,實在讓人佩服。
老太太沉吟片刻,問:“這么說,你這些年一直未娶親,是為了茹心?”
趙卿玉道:“是。”
安茹心一顆心不覺顫了顫。
他還真是什么都敢說啊,一直覺得他性冷寡,沒想到還如此花巧語。
老太太總算松了口氣,語氣變得慈祥:“好孩子,快起來坐著,我也是關心茹心才要問清楚些,希望你不要介意。”
趙卿玉溫聲:“祖母關心茹心,孫兒替她高興都來不及,怎會介意。”
說完這話,他才起身,施施然看了安茹心一眼。
安茹心無端覺得嗓子有幾分發癢,忍不住輕咳了聲。
老太太又含笑問:“卿玉,你對親事有何想法?”
陛下雖然賜了婚,但婚期等一系列的事情并未提及,他們自行商榷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