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也一樣,嫁給在下,郡主的非議不比草民少。”
宋初語沒想到他還想到這點:“先想好怎么應對太后吧。”
“草民定不辜負郡主爭取來的機會。”
“微蕊。”
“奴婢在。”
“照顧好林大人。”雖然現在還不是,但見了太后總會有一官半職。
“是。”
宋初語欲走,又退回來:“黃嬤嬤雖然不是太后的貼身嬤嬤,但深得太后信任,懂嗎?”
“草民明白,只是草民還有一事相問。”
“你說。”
“郡主真心成婚?”
“真心。”
林清遠懂了:“恭送郡主。”
……
慈安殿前的翰林宴,是最高級別的宴請,也是新晉官員在皇上、太后面前露臉的機會,若是表現不好,可能一輩子止步翰林,即便是歷屆科舉前三甲,也不是人人都官拜三品。
可其中一飛沖天的更不在少數。
康睿拿出了秋霜宴那天穿過的錦袍,想起上輩子參加翰林宴時,也是這件衣服,沒有可佩的玉飾,也沒有傲人的家世,憑借一手好字入了太后的眼,娶了郡主。
這輩子,他各方面都會更好,更不會參與翰林派系爭斗,上位更快,也少讓安安受些非議。
太后對這場宴請興致缺缺,今天是她見不省心的侄女看中的人的日子,何況太后有還政皇上的心思,對這場老臣和新銳的宴席更沒了心思。
安排好的詩賦、辯論也沒有親自主持,通通交給了皇上:“以后都是皇上的臣子,皇上多看看就是了。”
皇上年約二十,劍眉星目,小小年紀已有帝王氣派:“朕年齡尚小,母后多把關才是。”.xqikuaiwx
“無礙。”不知道那丫頭看中了什么樣的人,再好能好過新科狀元。
太后看場中的康睿一眼,這年輕人不驕不躁,在一眾大儒中也談有度,且沒有被丘老狐貍帶溝里去,不錯,不錯。
只可惜,那丫頭——罷了,太后起身,她去看看是什么樣的人。
康睿驟然抬頭:太后怎么走了?他的策論還沒有寫完?上一世太后對他的策論贊賞有加,現在怎么提前離開了?莫非有事?
上輩子太后有沒有離開過,他沒有印象了。
“太后身體不適,朕為眾臣監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