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夫人覺得老爺還不如不說,讓郡主知道,以后都不理他這個伯父:“不管你相信誰,消息總不會有錯。”
江夫人想想女婿還貼心的讓人傳話,心情都好了,女婿定然是滿意自家的親事,才放在心上,以后也定然和三兒琴瑟和鳴。
江尚書蹙眉,他在想不囤鹽背后的意義?鹽市控制住了?怎么控制住的?朝中沒有聽到什么風聲啊?
不對,有一點不對勁,龔西成不在上京城,奉皇上之命去邊關慰問將士了,邊關能弄出鹽來?如果能還要什么軍需!
所以這件事從哪里解決的?
江夫人見老爺依舊蹙著眉,嘆口氣:“你皺眉做什么?如果你有參與拋售了就是,沒有參與不是更好,其實這件事,不單我這里,有些人家也收到了消息,只是我覺得他們信的不多,一開始我也沒信,但我想想郡主不會害三兒,應該八九不離十吧。”
“宋石說了你就照辦!”
江夫人心里冷嘲一句,她提的是郡主:“我讓二丫頭去栢夫人那里也賣了個人情,就是不知道他們家信不信了,總之我們家話是帶到了,以后出了事,也不能說我們沒有照拂。”
江尚書看向夫人,突然道:“你說,上面想到的解決之道,是不是就讓所有人拋售手里的囤鹽,降低鹽市價格?”
江夫人臉色一白:“別亂說話,栢家虧了怪到咱二丫頭身上怎么辦?!”
“除此之外,你覺得還有其它辦法嗎?”
江夫人不知道,反正她拋了,賺多賺少無所謂,希望栢家也覺得無所謂,就是有所謂栢家那婦人也不敢在她面前鬧!她大不了再補二女兒一點嫁妝,補上栢家的損失。
“估計到了明天,信的都會拋了……”鹽價就可回落一部分,但跟他一樣想法的人家肯定不會拋售,只要鹽價一反彈,這個‘謊’不攻自破。
可江尚書又覺得宋石不太可能因為這個方法,就讓自家拋售囤鹽,莫非是上面要嚴打囤鹽?
江尚書覺得這點最有可能!也自認找到了癥結所在,只是覺得這方法治標不治本,大夏幾百年不是沒有大力打擊過私鹽、囤鹽擾亂市場的人,往往都會讓問題更加棘手、弊端暴lu的更快:“不信的更多吧……”
“愛信不信,消息我是送到了的,鹽我也拋了。”虧盈與否,她給的都是第一手消息,問心無愧!
江尚書突然起身:“我去一趟安國公府。”
“這么晚了,老——”
……
翌日,拋售囤鹽的人家寥寥無幾,鹽價除了在昨天傍晚有一點小回落后,今早重新以一百八十文開市。
到了晚上,奇跡般的漲到了二百一十文,并且商家全部售空了可售出的食鹽。
讓本來想觀望的人家,急忙又加緊囤貨;已經賣出的人家見狀,又急忙回購了一批,這樣的漲幅,沒道理不跟進,轉手一天就是極其可觀的收入。
第二日,鹽價以二百二十文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