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二房、三房都對大房家大姑娘與大姑爺的事有所耳聞,這估計就是小夫妻倆鬧矛盾,大姑娘前腳跑回娘家,大姑爺后腳就追上來。
去壽安堂給顧老夫人請安時,顧萱宜與武安伯世子也去了。
顧老夫人看到大孫女夫妻,知道大孫女忽然回娘家肯定有問題,便直接問了他們夫妻跑回娘家的緣由。
武安伯世子倒是老實,將事情經過簡意賅地說與顧老夫人聽。
顧老夫人聽罷,并沒有多意外,她早就知道武安伯府是個火坑,奈何大孫女鬼迷心竅非要往下跳,長輩們拉都拉不住,溫聲道:“萱宜這孩子被寵壞了,行事沖動魯莽,容易受人挑撥,做出蠢事,還望姑爺以后好生擔待,多提醒她莫要沖動行事。”
武安伯世子一聽,就明白顧老夫人嘴上說著萱宜的不是,實際上是說小妹不安生挑事,他連忙保證道:“祖母,是家妹出無狀在先,家母事后也知誤會了萱宜,昨日便將家妹訓斥一頓并禁足思過。回去后,孫婿也會與母親一起好生教育家妹,以保此類事情不再發生。”
顧萱宜怕家中長輩為難夫君,忙道:“祖母,此事孫女也有錯,孫女以后不會再如此沖動,這次讓各位長輩擔心了。”
聞,顧老夫人瞥了眼大孫女,眼神里帶著一絲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大孫女平時如此嬌蠻跋扈的姑娘,竟然被夫婿吃得死死的,這就護上了,真是沒出息。
張氏也看得明白,婆母明顯是在幫萱宜敲打姑爺,奈何萱宜不爭氣,竟然還傻乎乎的護上了,見婆母沒再接話,她便接上:“萱宜,以后有矛盾就坐下來好好談,像昨日這種做法不可取,切記謹慎行,有些事做不得,有些話也說不得。”
顧萱宜聞,就想起昨日說要和離的話,忙不迭地點頭:“母親放心,女兒以后不會這樣了。”
孟瑾瑤作為旁觀者,并沒有插話,目光似有若無地落在武安伯世子與萱宜身上,她能看得出萱宜是真的很喜歡武安伯世子,眼角余光都沒離開過武安伯世子,當真是滿心滿眼都是武安伯世子,而武安伯世子對長輩恭敬有禮,所說的話都是對萱宜的維護,但目光卻始終沒落在萱宜身上,她感覺有一點不太對勁。
陪顧老夫人閑談了半個時辰,眾人也離開壽安堂。
顧萱宜與武安伯世子也辭別長輩,回武安伯府了。
張氏心里既不舍又擔心,雖然女婿說已經跟親家說過了,親家不會為難萱宜,但她還是忍不住擔心,親家平時都能為難萱宜,更何況是這次萱宜打了親家的嫡親女兒?就算今日不為難萱宜,日后估計也會找機會討回來。
孟瑾瑤瞧她心緒不寧的,便問:“大嫂,大姑爺對萱宜應該還不錯吧?”
張氏聞聲回過神來,回道:“他對萱宜是挺好的,昨日萱宜剛到侯府沒多久,他就追著過來了,看樣子也很在乎萱宜。”
孟瑾瑤又問:“他有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張氏一臉茫然,反問:“也沒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啊,三弟妹為何這般問?”
“沒什么。”孟瑾瑤輕輕搖頭,她想,或許是她這多疑的性子多心了,受繼母孫氏影響太大,敏感又多疑。
張氏對女兒的事很是關心,雖然弟妹說沒什么,可她還是忍不住多問:“三弟妹,難道你是看出了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孟瑾瑤如實道:“沒什么,我就是覺得他沒怎么看萱宜,以為他不喜歡萱宜。”
張氏怔然,但也看出弟妹沒有惡意,遂笑道:“那三弟妹大概是多慮了,他很在乎萱宜,昨日他那副急壞了的模樣,我這做長輩的都動容。”
孟瑾瑤頷首:“如此便好,有大姑爺護著,萱宜在婆家也能少受委屈。”齊聚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