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嬤嬤看張氏向老夫人行禮,行禮動作倒是標準,都是做做樣子,心誠的次數并不多,這次應該是為數不多的,真心實意向老夫人行晚輩禮,那心意極足,這一刻就差沒把老夫人當親生母親了。
待張氏離開后,馮嬤嬤才出聲說:“老夫人,奴婢還以為您……哎,不提也罷,是奴婢想岔了。”
顧老夫人疑問:“你以為是什么?”
馮嬤嬤回道:“奴婢以為您要換個世子爺呢,想讓四公子過繼給侯爺,改立四公子為世子。”說罷,她自個兒都覺得好笑,竟然會產生這種不著調的想法。
顧老夫人聞一愣,忍不住笑出聲,無奈道:“你啊,都一把年紀了,思想怎么還跟年輕時候那么跳脫?”
馮嬤嬤忙道:“奴婢還是不夠沉穩,再繼續修煉修煉?!?
顧老夫人緩緩道:“修明還好好的,我想那事兒做什么?他雖然有錯,但也可以再給個機會的。若是修明真的一意孤行,死不悔改,再為著個李姑娘鬧出什么事,那倒是可以考慮換一個世子,畢竟只能為著個女人轉悠的男人,想他撐起整個家族,那是不可能的。”
她說著頓了頓,輕嘆了聲,又繼續說:“如今修遠他們都又沒有入仕,如果沒有老三這些年以一己之力撐著,早已沒落。家族能否興盛,那要看子孫后代中不中用,而孩子需要好生培養。家族內斗就是家族沒落的開端,修文那孩子聰明,沒了母親在身邊嬌慣著,沒準兒真能有出息,以前我也曾想過要不要把他們母子先分開,出了今日的事,我才下定決心?!?
馮嬤嬤聽著這番大義凜然的話,登時紅了眼眶,老夫人這些年為顧家做了那么多,也就只有作為親兒子的侯爺能明白老夫人的良苦用心。
這些年老夫人一直在平衡大房和二房,奈何大夫人和二夫人總會為點蠅頭小利明爭暗斗,若是兩位夫人沒有斗爭,大房和二房的矛盾都減少許多,大爺性子比較憨,都是聽媳婦指使,想鉆營但腦子不好使,只是白折騰,如果娶個賢妻的話,會好許多。
想到這里,馮嬤嬤又替主子感到不值得:“老夫人,您為顧家殫精竭慮,都是為了晚輩好,這次等于幫了四公子,大夫人心里高興,但她并沒有理解你的良苦用心?!?
顧老夫人沉默了會兒,對張氏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樣子頗為不屑:“張氏那眼皮子淺的東西,不需要她理解我。修文那孩子心性好,等跟名師學習,培養主見,眼界開闊,自然能看清母親的問題,以后不會被受張氏唆使瞎折騰些有的沒的,碌碌無為,只要他肯努力,總會成才光耀門楣的?!?
馮嬤嬤聽了,萬分欽佩:“老夫人深明大義。”
“老祖宗打下的家業,晚輩若是不中用,那可就守不住了?!?
顧老夫人雙眼清明睿智,看著香爐上那裊裊檀香,語氣沉重起來:“老祖宗跟著太祖皇帝打江山,封侯一百多年,家族歷經幾次興衰,二十幾年前再一次復起,若是再衰敗,都不知何時能復起了,又或許會從此一蹶不振。顧家的下一代,也就靠修遠、修宏、修明、修文幾兄弟了,如今看著他們幾個,沒有哪個特別拔尖兒的,我這心里也惆悵?!?
馮嬤嬤想到幾位公子,跟侯爺當年那可差遠了,如果這十年內都沒人能立起來,顧家或許會再一次衰落。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