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dāng)鳩摩智拿出少林七十二絕技之后,四僧對他的印象瞬間改觀。若將七十二絕技與六脈神劍放到天平之上,七十二絕的分量要稍微重一些。
不是說六脈神劍不好,而是太好!
所以自從段思平之后,再也無人修成。
而七十二絕技則不同,一種不適合,就換另外一種,反正有七十二種選擇。
如果最后沒有一種合適,那就認(rèn)命吧。
給你機(jī)會,你不中用啊!
而且鳩摩智這家伙也會演戲,眼淚說來就來,雖然有失高僧風(fēng)范,但卻觸動了人心。
尤其他的一通分析,也鞭辟入里,完全站在天龍寺的角度了。
六脈神劍經(jīng)原本交給他,自己謄錄副本,的確沒什么損失。
別說四僧有這種心思,就連段正明這個精于平衡之道的皇帝都動心了。
有了七十二絕技,能培養(yǎng)出多少高手?
在之后與高氏的斗爭中,絕對能占得先機(jī)。
政治斗爭中,武力永遠(yuǎn)是最強(qiáng)有力的保障。
玩不過,最后可以掀桌子!
鳩摩智也是擅于察觀色之輩,發(fā)現(xiàn)本因等人都露出意動之色,但枯榮大師與魏武卻看不出心意。
至于那個站著的青年,連坐的資格都沒有,直接忽略。
大部分人已經(jīng)心動,那就再添一把火。
光說不練,假把式。
光練不說,傻把式。
又練又說,才是真把式!
忽悠完了,那就該拿出點真本事了!
“小僧見識淺薄,所定有不到之處,最后是否交換,還是要由諸位大師決定。
不過小僧僥幸習(xí)得三種指法的皮毛,愿意在諸位大師面前獻(xiàn)丑。”
說著鳩摩智將三本秘籍重新放入黃金小箱之中,合上蓋子,將黃金小箱放到地上。
“小僧手法粗淺,未得指法之精要,還望諸位大師指點一二。
先為諸位演示拈花指。”
鳩摩智氣勢瞬間大變,嘴角噙著一絲笑意,面露慈悲,宛若佛陀再世。
大輪明王,名不虛傳!
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拈住,似乎兩指之間有一朵鮮花,左手五指向右輕彈。
段氏一族核心子弟皆有修習(xí)一陽指,尤其是天龍寺五僧,更是精通指法的大行家。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鳩摩智雖只是輕彈五指,但他每一指都強(qiáng)弱適度,輕柔小心,暗含禪韻。
左手的每一次輕彈,都好像要將鮮花上的露珠彈去,又怕恐傷到花瓣。
尤其是臉上那慈悲與笑容,顯然深得拈花指的精髓。
絕不是像他說的那樣,略通皮毛。
拈花指源于佛祖拈花,迦葉一笑的傳法典故。
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xiàn)佛,并請佛說法。
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不發(fā),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tài)安詳。
當(dāng)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lǐng)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為笑。
于是,釋迦牟尼將花交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槧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轉(zhuǎn)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