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帝抬頭看他一眼,“你還好意思問?你自己做了什么,還需要朕明說嗎,朕都替你丟人!”
太子一時沒反應過來,“莫不是十九皇叔在父皇面前說了什么?還請父皇明示。”
皇帝劈頭蓋臉就扔了一本折子下來,砸在太子腦門兒上,“這是老十九送來的,你自己看吧。”
太子費解,撿起來一看,臉色變了又變。
“現在明白是為什么了嗎?”文景帝冷冷的問他,“你干的好事,連朕都跟著你一起丟臉。”
“父皇,這......這是無稽之談。”太子底氣不足的說。
文景帝冷冷的橫了他一眼,太子頓時低著頭沒敢吭聲。
這是慶王送來的手書,明不會認回唐嬌嬌,并且太子與唐嬌嬌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終身,若是慶王府認回唐嬌嬌,堂兄妹不顧倫理的廝混,皇室顏面無存,則會被天下人取笑。
所以慶王為了顧全皇室顏面,表明慶王府并未教養過唐嬌嬌,她的親事,由唐家做主即可。
但慶王要求,對外,不能說唐嬌嬌是慶王府所出。
故,隨便編了個由頭,稱當年兩家雖抱錯孩子,但唐夫人,也就是魏氏生的孩子,其一出生就夭折了,鎮南侯怕夫人傷心過渡,便瞞著夫人,去鄉下抱了個棄嬰回來,充當魏氏的女兒,取名唐嬌嬌。
如此一來,唐嬌嬌既不是慶王府的孩子,也不是唐家的孩子,而是一個真正的養女。
文景帝看到這份手書的時候,氣血上涌,差點沒氣暈過去。
太子行事荒唐,竟連慶王都知道了!
手書字里行間,看似恭敬,實則都是暗諷嘲笑之意,諷刺皇帝不會教兒子,教出的儲君品行不端,私德敗壞,看的皇帝是心火沸騰。
并且慶王還在手書里表明,唐時錦雖不是慶王妃親生,但慶王夫婦倆卻視如己出,不希望她在京城受委屈,辭間擺明是說唐時錦比唐嬌嬌更重要!
有了這封手書,他如何還能為唐時錦和太子賜婚。
蕭宴拿著這封手書,逼到了他面前來,他一個皇帝,無形中被自己的兒子打了臉。
他只能順勢而為,將唐嬌嬌賜給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