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沈瓊芝要發這筆危難財,不肯一并把蟲瘟丸的藥材事情一并解決,而是這件事不像沙團草那樣好糊弄解釋。
將來若是被人發現她提早知道了這一場災難,會不會懷疑她便是始作俑者,甚至懷疑她通遼叛盛?不然怎么會那么巧,偏偏什么都被她算到。
至于收購藥材那邊,沈瓊芝準備好了幌子和其他遮掩的理由,到時候若是有人問起,她自有說法。
數日后,工部那邊果然有了動作。
上半年,因白河下段連日落雨,河水暴漲淹沒兩岸村莊,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無處安居。這兩件事湊在一起,便于京城附近的州府荒地開設了專門的沙團草工事,以工代賑,又兼安家,可謂是一舉多得。
足足八千多人,近五萬畝荒地,這樣的陣仗種出來又曬干的沙團草絕對是管夠了。那些荒地并非都是沙地,沙團草只是難以清除,還好不算特別的耗費地力。待蟲災的事情一過,現成的土地往后再種莊稼也是不錯的。
這些,都是孫鴻漸的高明之處。
他提出建議,明其中要害,偏偏又句句謙和,不給人以挾功自傲之感。難怪黃掌班看了后答應得如此利落,換做誰會不喜歡這樣揣摩心思的能干之人呢?
雖然在孫鴻漸的要求下,那封信并沒有署他的名,是以沈家的名義送過去的。
可沈瓊芝猜想,以黃掌班大人的心思,斷然看得出來這信是誰寫的。最要緊的是,孫鴻漸那一手好字,想認不出都難。
果然如她猜想,沒多久黃掌班那邊派人送了兩塊珍墨,點名給了孫鴻漸。
這墨乃是宮中所制,不但芬芳柔潤,顏色上乘,更是翰林院高等學官所專用,其他人很難弄到。
這個舉動的含義,就很深刻了。
與其說是送墨,倒不如說是對方含蓄地許給了孫鴻漸一個前程。若是沙團草一事派上了用場,他能護航秋闈,保孫鴻漸入翰林院。
這層含義孫鴻漸也看出來了,可他只是得體地回謝了這份禮物,并沒有借此機會和黃掌班大人套近乎。
沈瓊芝也猜到了這個發展。孫鴻漸一直是在刻意隱沒,雖不知道他是在顧忌什么,可面對新結識的大人,他肯定不會輕易就動了這方面的心思。
但她假裝不知道,笑盈盈地恭喜孫鴻漸,恭喜他又得了貴人的青目。
孫鴻漸也笑,話題很自然地轉到了別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