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搖頭,“沒有,母親多慮了。”
再看,陶母也在。
母親的客人是姨母。
“姨母有禮。”文濤禮數(shù)周全。
“好,外頭的事,我與你母親也幫不上你什么忙,政務(wù)再忙,也要顧好自己才是。”陶母體貼道。
“多謝姨母。”文濤頷首,“兒子就不打擾母親和姨母敘話了。”
說罷,他便往書房去了。
陶母笑瞇瞇的說,“咱們家也就文濤這孩子最有出息,文濤也老大不小了,他的親事,姐姐你也該上點(diǎn)心,多催催他才是啊。”
她看文濤,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
文母知道她什么心思,嘆聲道,“我是他親娘,我能不傷心嗎,我比你還想讓他娶妻,可著急有什么用,總要他自己喜歡才行。”
這話做妹妹的陶母就不太贊同了,“姐姐,這婚姻大事,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婚后能與文濤和睦相處,夫妻恩愛,替他料理好家室便足矣,感情嘛,是可以慢慢培養(yǎng)的。”
“話雖如此,可我這個(gè)做母親的,也不想為難他。”文母性子既隨和,又開明,她道,“我兒平時(shí)公務(wù)就夠忙的,若是家中妻子再不是他喜歡的,縱然他能做到與人相敬如賓,但心里未必是開心的。”
陶母無語。
“做母親的,總是希望孩子開心,娶妻是一輩子的事,他要一輩子面對的人,不能馬虎。”文母開明是真,疼愛兒子也是真。
陶母不大樂意,娶她女兒,怎么就是馬虎了。
文母話里話外,就是暗示她,文濤沒瞧上陶雅的意思?
陶母干脆就挑明了,“姐姐,我就與你直說了吧,雅兒鐘情文濤已久,她可一直念著文濤,雅兒也是你看著長大的,我們是自家姐妹,知根知底的,放眼京城,還有比雅兒更適合做你兒媳婦的人嗎?”
“我知道......”這事陶母說過不止一次了。
每次她都以要看文濤的意思而推拒了。
倒不是說陶家不好。
只是,陶雅那孩子,不夠大度,不太適合做一家主母。
即便是親戚,文母也不能挑個(gè)不合適的給文濤啊。
所以便一直推拒著。
“你與其選個(gè)外人做兒媳婦,不如選我家雅兒,咱們兩家親上加親多好啊。”陶母有些強(qiáng)勢的說,“我不管,今日這事你必須應(yīng)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