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官職越高,所需撫恤就越多,九品以上入了官職的,每升一品撫恤便增長好幾倍,六品以上武將戰死,光撫恤銀子便足足萬余,還不算糧食布匹其他補貼......”
“當年死在榮江的普通百姓足有近九千人,官員、差吏上百人,還有戾太子和賀家帶去的六百余校營將士,以及上四品太醫二十余人,護送禁軍五十余?!?
“那六百校營將士之中,八品校尉六名,五品副將兩名,還有一名正三品的勇武將軍,禁軍之中也有六品兩名,再加上身居上三品的賀文琢大人,以及當時與他同行葬身榮江的四品輔督吳綽頤......”
那袁侍郎看著安帝逐漸僵青的臉,嘴里的聲音越來越小,到后來幾乎就只剩下氣音。
一旁的右侍郎盛鳴瑞見他扛不住,只能上前補上。
“正常軍中撫恤,入品的武將官員銀錢都不是一次發放,而是由其親眷在其身亡之后連續三到五年每一年至地方官府續領,這樣便能緩解戶部壓力,也能讓這些銀錢不至于被人侵吞,以報陣亡將士親眷余年生活?!?
“但是陛下這次送往南地的旨意是直接下發,還是按照軍中雙倍撫恤,光是一次性要拿出的銀子就超過四十萬兩,這還不算籌建萬民冢,以及其他糧食、布匹開銷,國庫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銀錢?!?
盛侍郎小聲道:“當時微臣便與錢尚書商議,想要讓陛下收回旨意,但圣旨已下,朝中、民間皆已知曉,更稱贊陛下圣明之君,若是再將旨意收回,那陛下定會遭人指摘。”
“臣等沒有辦法,最后還是錢尚書拍板,借口榮江遺屬統算不清,先行送去一半銀錢拖延時間好能籌集后續所需,若能延緩至明年開春朝中便不缺銀兩,可誰想平山王那邊突然造反,陛下又下旨派兵清繳......”
這位年歲較大的戶部右侍郎說著說著就委屈了起來,想起這幾日他們和錢寶坤幾乎將戶部摳摸干凈才攢下來的銀子,“噗通”跪在地上,望著安帝時險些掉了眼淚。
“陛下,非是錢尚書與臣等無能,實在是戶部拿不出銀子了,還望陛下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