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帝把眾人的表情一一收進眼底,對于他們的反應并不意外。
北齊使臣假意散布謠,傳出趙頤是他的子嗣。
無非是以為拿捏住他的軟肋,篤定他會為了顧全儀貞的名聲,不敢說出趙頤的真實身份,讓他的兩個兒子與趙頤爭斗,引發內亂。
皇姐說得對,他身為一個帝王,不能擁有軟肋。
所以在謠出來的時候,他便決定順勢而為,化被動為主動,親自將秘密曝光出來。
只是他不能首接揭露趙頤的身世,憑著趙頤體內有一半北齊皇室的血脈,朝臣們就不會接受趙頤的身份。
所以他今日率百官來太廟祭祀,先把矛盾轉移到北齊,調動大臣們對北齊的仇恨。再列出儀貞為大周的貢獻,讓他們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再揭露趙頤的身世。
這層層鋪墊下來,削弱了趙頤的身世帶來的威脅,朝臣們才會接納趙頤的存在。
即便是有意見的大臣,也不敢再提半句異議。
畢竟儀貞是為他這個皇帝,為大周做出的犧牲。
“少時,儀貞庇護朕,守護大周江山。如今朕能呼風喚雨,亦能為她遮風避雨,絕對不會再讓她遭受半點委屈。朕相信朕的臣民們,亦是如此
靖安帝語氣鄭重:“朕今日追封儀貞為護國公主,謚號瑞安,著工部修建公主墓,建祠立廟
眾位大臣神色驚愕,儀貞公主為大周付出性命,這一點不可否認,可追封護國公主,再建祠立廟,實在是不符合規矩……
可靖安帝那句話在前面壓著,他們心里就算不滿,也不敢說。
一時間,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沒了主意。
“儀貞公主一介女流,護衛大周的江山社稷。這一份膽量與魄力,即便是一些兒郎,也及不上她。護國的封號之于她,名副其實
年邁的首輔說完這句話,跪下來,“大周的臣民們,蒙受了護國公主的恩德,自當守護她和她的血脈,不受北齊折辱
眾位大臣聽了首輔的話,齊刷刷跪下來,附應了首輔的話。
他們堂堂七尺男兒,受了儀貞公主的恩惠,卻不記她的恩情,豈不是連一介女流之輩都不如?
靖安帝看著百官跪在地上,緊鎖的眉頭舒展開。
若非北齊把機會送上門來,他還找不到契機公布儀貞的事跡。
而儀貞的靈位只能藏在元榮的神牌后面,永遠不能光明正大地擺出來接受趙頤祭拜。
靖安帝放下了靈位,頗有些如釋重負。
他終于為她撥開了黑暗,讓她重見陽光。
-
靖安帝在祭祀之禮結束之后,下了一道追封圣旨,并且讓錦衣衛將護國公主的所作所為,在民間傳頌。
百姓們以為趙頤是靖安帝的子嗣,誰知事實并非如此,趙頤竟然是護國公主的兒子。
護國公主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