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震山,你便將科舉的相關(guān)事項,告知給諸臣!”
沐震山點了點頭。
隨即站了出來,從衣袖中,拿出了一個早已準(zhǔn)備好的折子。
面對諸臣直接念了出來。
“所謂科舉制,最終的目的便是為我大秦吸納新鮮血液,加強(qiáng)我朝廷處理能力,能夠貼合民意做出最好的舉措!”
“科舉制不問出身,不問來歷,只要是我大秦子民皆可參與!”
“科舉共計分為文科,武舉兩榜,共有三甲。”
“一甲分別為狀元一名、榜眼一名、探花一名,二甲為三十名,三甲為五十五名,皆授予進(jìn)士出身。”
“科舉每年進(jìn)行一次,一旦考中一甲,即賜予六品官員職稱,二甲即授予七品官員職稱,三甲為正八品官職職稱。”
“通過科舉,文榜一列每年即可為我大秦選拔八十八名,武榜同樣也是可以為我大秦選拔八十八名官員,合計一百七十六名官員,極大的充裕了大秦朝廷人員。”
聽到沐震山的宣讀。
一時間,朝廷上下震撼萬分!
通過科舉,引入人才,打破士族門閥官員壟斷!
這科舉制可是一個劃時代的手筆!
武將之中,更多的都是憑借著軍功出身,他們對于現(xiàn)存的這種階級體制早已深惡痛絕!
他們見過無數(shù)才華絕倫的人,卻因為出身不好,無法入仕,無法升遷,最終只能遺憾寄情于田園!
同樣也見過才艷驚絕的人,苦讀詩書,心懷治國之策,可惜得罪權(quán)貴,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他們同樣也見過,目不識丁驕奢淫逸之子,只因為有一個好爹,出生便高人一等,長大便可入朝為官!
這種事情,不光是在大秦,甚至于在先前的朝代,也是真的太多太多!
卻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可以根治!
而此番,太子采用科舉制。
認(rèn)才不認(rèn)人,直接杜絕了這種弊病。
士子只需要認(rèn)真攻讀詩書,武將也只需要刻苦的打磨力氣,熟知兵法。
而其他的士族若是想要為官,若是想要發(fā)揚(yáng)家族榮光,便也只能讀書習(xí)武!
這樣,所有人都真正的站在了同一個平臺,各自競技!
是為大秦能夠真正的引入人才!
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
這樣的大秦才會越來越好!
一時間,眾臣都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
一名武將當(dāng)即站了出來,對著秦立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