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學堂按照他父皇的意思,要在大周的每一州郡中心設立一座,江南已經是開設的第八座。
裴樂瑤作為牽頭人,親自抵達江南看修建學堂的地勢。
彼時,剛剛年滿二十歲的裴樂瑤,在大周早已是響當當的人物。
時常出現在民間的公主,格外受年輕人的歡迎。
公主云鬢上只簪了一根海東青藍寶石的金簪。
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余珠玉嵌在云鬢之上了,身上也只是穿著那素紋的紫色長裙走入人們視線。
她不喜過度奢華,唯一的奢華便是那云鬢上曾經一位舊人送給她的那根金簪了。
只是這根金簪由于佩戴的次數過多,磨損也是最嚴重的,宮中的匠人沒過半年都得為這根金簪修復一次。
這些奴才們心底也很詫異,一根金簪罷了,公主這樣的身份竟然反反復復拿來修復,直接熔了再造一根豈不是更好。
有個奴才還真這么建議,當場被公主嚴厲訓斥。
帝京城中有些見識的人都清楚公主云鬢上的那根金簪到底是什么意思,那是匈奴王族特有的徽記。
裴樂瑤表面溫婉清和,但骨子也有堅硬執拗的一面。
她是不和拓跋野在一起了,她也沒打算將人給徹底忘掉。
所以,她就是要帶著金簪出現在人前,誰也別上趕著來做她的駙馬,她心底有人了。
裴樂瑤坐在主位上,聽著江南藥商跟她講話。
江南藥商那些人見了他,開心的道:
“公主殿下,幾年前江南滯銷的藥材被匈奴單于買走,咱們都知道是您的功勞。
這開在江南的萬物學堂,又是造福江南的事情,我們藥業協會都商量好了,
監造學堂所有的費用我們來出,不讓朝廷出一分銀子。
但求公主多招攬能人來江南,如此延續才華,才能令江南百業振興。”
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僅僅是國力的強盛,還有百姓們心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