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毅略微思忖后,想著自己跟欣嬪本就什么都沒有,清清白白的。
便心中不虛的抬起頭來,打算實話實說。
“陛下,臣確實去過欣嬪宮中,可只是為了求她不要隔三差五就將臣妻喚入宮中,那時候臣妻剛懷有身孕,實在不宜西處走動”
說罷,他怕皇帝不信,又趕緊補充道,“不信,陛下可以問問欣嬪娘娘身邊伺候的宮女”
皇帝聽罷,看了一眼旁邊的劉公公,“派人去問一問”
劉公公會意,趕緊到門口吩咐小太監去將原來在欣嬪身邊伺候的宮女請來。
皇帝雖然讓劉公公去核實,但內心還是不信的。
若他真跟欣嬪沒什么,那為什么當天晚上,薛淑妃就遇害了呢?
“薛淑妃遇害,是不是你干的?”
寧毅聽罷,心中一涼。
這都是哪跟哪,怎么薛淑妃遇害,也要算到他頭上。
真是大大的冤枉啊。
薛淑妃遇害的事上,若說他有什么過錯,最多就是護衛不當。
沒有及時將兇手害人的把戲拆穿。
那樁慘案,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后宮爭寵的結果。
那時候薛淑妃不僅寵冠后宮,還懷有身孕,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
要他猜測的話,皇后是最有可能會出手的人。
畢竟皇帝可是曾經考慮過,讓薛淑妃當皇后的。
她懷有身孕后,說皇后心中沒有危機感,是不可能的。
雖然心中有此猜測,也曾發現過一些端倪。
但作為朝臣,他跟兩位后妃都沒有利益關系。
自然不會主動相幫哪一方。
薛淑妃遇害那日,他最多就是疏于防患。
雖然心中覺得冤枉,這會子還不能將皇后拿出來說事,來自證清白。
畢竟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要再查,也查不出什么端倪來了。
此時將對皇后的懷疑說出來,豈不是平白跟人結仇?
雖然不能提皇后,但莫名加諸在他身上的臟水,還是要洗一洗的。
他微微拱手,表情鎮定。
“陛下,貴妃娘娘遇害,是曹貴人在粥中下毒所致,這是太醫跟大理寺共同斷定的結果,微臣實在惶恐”
“薛淑妃遇害之前曾收到過一封信,你們金吾衛的侍衛可知道?”
寧毅搖搖頭,“侍衛多是守候在宮門外,若帶信之人將信藏在衣袖間帶進來,侍衛是看不見的”
說罷,他就跪地磕了一個響頭,“微臣護衛不當,沒能提前發現曹貴人害人之舉,實屬失職”
皇帝聽罷,微微蹙眉。
這番辯駁,并沒有打動他。
這時,劉公公帶了個小宮女進來。
“陛下,原來伺候欣嬪的宮女帶來了”
那宮女進入御書房后,便趕緊跪了下去。
“皇上萬福金安”
皇帝朝劉公公看了一眼,劉公公便上前一步問道,“你在欣嬪宮里伺候時,可曾見寧統領去過她宮里”
那宮女見寧毅也在殿內便有些怯怯的,她有些猶豫。
若說去過,那勢必會對寧毅的聲譽造成影響,屆時自己被報復的話,恐怕小命不保。
劉公公見狀,便溫和的道,“無需顧慮其他,在陛下面前,只需實話實說即可”
那宮女猶豫了一番后,還是決定說實話。
皇上跟寧毅,她還是覺得皇上更恐怖些。
她微微低頭,“見過的”
“可知是為了何事?”
“欣嬪娘娘想見寧統領,就頻繁的將她堂姐喚進宮來,后來寧統領就來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