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鄙蛏僭蒲劾飫澾^一抹哀痛,把施粥棚里的桌子擦拭干凈,“當時上至鎮守此處的鎮北將軍,下至百姓,都企圖找出兇手來,但他們挖地三尺也始終查不出火藥是怎么被運進來的,更找不到可疑之人。也許有知情者,但是他們都葬身在那場爆炸里了?!?
往事不可追。
但是,慶宜街是鎖天關所有人心底不可磨滅的痛,以至于戰爭平息了很多年,鎖天關里再次煥發生機,新冒出一批諸如蕭瑯之類的富商巨賈,卻沒有人提出將這條街推倒重建。
而愿意踏足此地的,要么是外地來的窮人,要么是本地走投無路的乞丐。
說話間,已經有不少乞丐圍攏過來了。
慶宜街的規矩是,善人只在街口施粥,絕不踏入半步,而乞丐已經習以為常,端著自己的破碗自動排隊。
粥都還沒擺上桌,他們就已經排好了,反應得夠快。
可其中不乏眼神麻木而呆滯的“提線木偶”,他們只是本能地尋找食物,卻不會因此而高興。
也對,就一餐溫飽而已,吃完后還是要挨餓的,哪里值得他們白費力氣高興?
做善事總要留個名。
以往來施粥的善人都會先自報家門,再出來個管事或者伙計,情真意切地歌頌一番主家有多仁善。
乞丐們都習慣了,垂著腦袋準備聽講。
沈少康以為阿蓮也要圖個名,將最后一桶粥抬上桌后,他就清了清嗓子,準備講上一講,卻被阿蓮直接塞了個勺子,讓他給乞丐們盛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