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寧他們家前面是東原村一戶姓郭的人家。
家里就一個男人,上頭有個老太太,下頭還有兩個孩子,一個人推著板車,車上面堆滿了東西。
老太太舍不得兒子受苦,就只讓兩個孩子坐著,自己也跟在一邊走路。
剛才他們過來的時候,那老太太還親切地問候了兩聲。
宋寧從騾車上下來,把位子讓給了那郭家老太太。
也不止他們一家這樣,不少人家都把車上的位子讓給了老人和走不動道的孩子,那些半大的姑娘小子都下了車。
郭家老太太抱著小孫女上了車,她兒子和兒媳婦謝了又謝。
郭老太太招呼宋寧:“要是累了就和阿奶說,換你們上來。”
車簾白天不睡覺的時候都是撩上去的,還能通通風,整個隊伍里幾十戶人家,也就他們家的車有車頂。
大家都頂著大太陽,沒多久就熱的喘不上氣兒來。
宋寧頭上帶著宋大海給她編的斗笠,雖然熱,但至少曬不到臉。
出發的時候,宋寧還專門讓他們往臉上抹點土,抹點黑啥的,這樣看著才像個逃難的。
他們走了一路,走出了這座山的范圍,到了大道上,就陸續看到不少和他們朝一個方向走的難民。
那些人一看到他們的隊伍匯進大路,都不約而同的看過來。
都望向他們車上的東西。
那些逃難的人試圖往前湊,但是都被他們手里拿著的長棍給唬住了。
村長手里拿著的是宋寧削好的長棍,頭上尖尖的,一捅就是一個窟窿。
下山的時候,宋寧也囑咐過幾家人家,路上的難民千萬不要理。
你給出去的是糧食,但是他們想要的卻是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