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鎮上,照例是先賣藥材,然后葉蘭舟找了個空子偷溜出去,賣蛋和魚。
中間隔了十多天,又有漁網,收獲豐厚,送了好幾家客棧、飯莊、酒家。
揣著十多兩碎銀子,葉蘭舟心里熱乎乎的。
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她就能攢出在鎮上買一座小宅子的錢,就可以帶著孩子們離開葉家村了。
回去的路上經過學堂,葉蘭舟忽然想到,大朗二郎三郎都到了上學的年紀。
“嫂子,咱們村有學堂嗎?”
福嫂子笑了:“咱們那窮山溝溝的,飯都吃不飽,哪來的錢請先生辦學堂?”
“那孩子們都不念書么?”
福嫂子嘆口氣,黯然道:“莊稼人念什么書?孩子長到十二三歲會做活了,有錢的送出去學門手藝,沒錢的就跟著爹娘種地。”
葉蘭舟陷入沉默,更加堅定離開葉家村的決心。
進村時不過未申交替時分,陽光正好,暖洋洋的。
不少媳婦婆子們坐在墻根下曬著太陽做針線活,見葉大福趕著牛車,拉著葉蘭舟和福嫂子回來,都嘰嘰喳喳地向他們說話。
“蘭舟,你快回家去看看,是不是少了啥。”
福嫂子搶著問道:“咋啦,出啥事了?”
“你那兩個堂兄弟去你家偷東西,小的摔了個半死,這會兒也不知道醒了沒。”
葉蘭舟眉心一跳,太陽穴直突突。
又來了!
王婆子一家真是沒完沒了了。
福嫂子一聽這話,拉著葉蘭舟跳下牛車就走。
“當家的,我們先過去看看,你緊跟著就來。”
到家門口一看,窗格子整個兒掉在地上,摔成一堆破木片,其他倒沒什么異樣。
福嫂子沖隔壁喊一嗓子,很快大郎就帶著孩子們呼啦啦涌過來了,七嘴八舌地告狀。
葉蘭舟越聽越頭疼,哭笑不得。
她就不能錯眼,一眼不看見,就得出幺蛾子。
大郎打開廚房門,拉著葉蘭舟進去檢查。
“娘,我看過了,除了蛋沒少什么東西。”
他四下里張望一圈,警惕地湊到葉蘭舟耳邊,小聲說:“娘,葉小山娘說咱家沒養鵝,也沒買鵝蛋回來,問咱家的蛋是哪兒來的。好在大伙兒光顧著罵她,沒追究下去。”
葉蘭舟皺了皺眉,拍拍他的肩膀安撫:“我知道了,不礙事,有我呢。”
這時,葉大福也趕來了,劉婆子領著家和家樂過來。
“蘭舟,我那兒包著餃子呢,你甭做飯了,一塊兒吃。”
“哎,好的,大娘。”
葉大福聽說葉蘭舟家遭了賊,沒顧得上歇息,乒乒乓乓地做起窗框。
劉婆子忽然想起葉張氏的話,隨口問道:“蘭舟,這幾趟去鎮上,都沒見你買蛋,你啥時候買的?”
大郎二郎立刻緊張地看了劉婆子一眼,轉眼看向葉蘭舟。
葉蘭舟不動聲色地笑說:“不瞞大娘說,這蛋不是買的。”
“不是買的?那是哪兒來的?”劉婆子一臉詫異。
“撿的。”葉蘭舟笑瞇瞇地眨眨眼。
“撿的?!”劉婆子眼睛瞪得都快突出眼眶子了,一臉不痛快,“蘭舟,你不想說就不說,沒必要糊弄大娘。”
“真的,大娘,我不騙你。”葉蘭舟微笑,淡然自若,“就在山里撿的。”
“山里哪來的雞蛋?”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那些究竟是什么蛋,要說是雞蛋吧,大娘,你家雞下的蛋有那么大?”
劉婆子一想,嘀咕道:“這蛋看著像雞蛋,倒的確比我家的雞蛋大了不少。”
葉蘭舟心里暗笑,村子里養的都是正宗土雞,雞蛋小巧玲瓏。
而空間里的雞蛋比鴨蛋還大些,鴨蛋有鵝蛋那么大,鵝蛋比拳頭大。
“那些蛋都是我在山里撿來的,到底是什么蛋,我也不清楚。平常你們去挖野菜,都是一眼看過去,沒有野菜,就不仔細找了。我采草藥時,往往要在雜草從里仔細翻撿,連根挖起,時不時地就能翻出個鳥窩來。”
這解釋倒是很合理,劉婆子聽得直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