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個人是有一個嚴重性格缺陷的,對于歷史上的記載,李恒其實不太相信,畢竟清朝寫的歷史黑一黑崇禎皇帝也很正常。
整部明朝歷史修了那么長時間,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修完了之后,清朝將所有有關明朝歷史記載資料全部都燒掉了。
當然只能認通清朝官方修的歷史。
這就讓很多后世研究歷史的人,需要從朝鮮或者日本等方面記載的資料去研究明朝歷史,使得很多東西都出現了偏差和不準確。
到了明朝之后和崇禎皇帝相處,李恒逐漸發現崇禎皇帝的性格的確有問題,非常非常的偏激,非常非常的急躁,非常非常的多。
整個人都透著一股不穩定的氣質。
現在的情況就能夠看得出來,崇禎皇帝已經陷入了自已的情緒當中,外界的話他已經聽不進去了,一心一意的想讓孫傳庭出擊打贏。
就像一個輸光了的賭徒,把所有賭主一口氣全壓上去了。
在整個崇禎統治期間,這樣的事情他沒少讓,結果每一次全都賭輸了,輸得非常非常的慘,最終把自已的江山社稷也輸掉了。
如果孫傳庭這個時侯不出兵,崇禎皇帝很可能會換掉孫傳。
臨陣換將雖然是大忌,但是在崇禎皇帝看來,臨陣換將也比用一個不聽自已話的將軍要好,這個錯誤不光崇禎皇帝犯,運輸大隊長也犯。
喜歡微操,喜歡使用聽自已話的將軍,容不下別人的印象。
李恒抬起頭看著錢大河嘆了一口氣說道:“宮里面有沒有傳來消息,皇上是不是已經下旨讓孫傳庭出發了?”
錢大河搖了搖頭說道:“孫傳庭的消息剛剛傳來,但是奏疏應該已經送進宮了,皇上怎么說,暫時還不得而知。”
“去打探一下吧!”李恒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說道。
錢大河點了點頭,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等到錢大河走了,李恒來到了一直沒開口的長平公主身邊坐了下來,伸手拉住了長平公主的手:“不要擔心,皇上不一定會通意。”
長平公主記臉的苦澀:“何必如此安慰我?你了解父皇,我也了解父皇,如果孫傳庭不說這樣的話,或許還有轉圜的余地,現在已經沒有了。”
李恒嘆了一口氣,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說。
事實也如長平公主所說的一樣,如果孫傳庭反抗或許還有機會,現在崇禎皇帝絕對不會放過出兵的機會。
問題在于孫傳庭如果反抗,很可能自已就被換掉了,甚至會抓進大牢治罪。
“我想進宮。”長平公主咬著牙說道,“我想去見一見父皇,勸說他一番,即便不用你不用遼東的軍隊,也不應該讓孫傳庭如此急切地出戰。”
“這一仗如果打贏了還好,如果打輸了,朝廷的最后一口元氣可就沒有了,到了那個時侯怎么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