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記,我知道我的這個安排有些不符合組織人事的規(guī)矩,也不符合慣例,但是我認為宜安的事應該特事特辦,這是我認為最為穩(wěn)妥最符合宜安實情的安排。”秦峰也跟著坐下解釋。
謝志國點點頭:“你先說說你這么安排的原因吧。”
“首先是第一點,無論如何,在我離開宜安縣之前,一定要把朱東亮調(diào)離宜安縣。”
“按理來說,最適合接任縣長位置的是朱東亮,無論是資歷、威望還是對宜安相關工作的熟悉程度,乃至于按照慣例,都應該是由朱東亮通志接任,而在出事之前我向您推薦的也是由他來接任宜安縣縣長一職。”
“可經(jīng)過這次的事,我完全改變對他的看法,因為整個這次的事就是由他搞出來的,當然,背后主使的人是劉小平,出面找朱東亮的是黃健成,但是無論是收集證據(jù)還是安排人去舉報都是朱東亮讓的。”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朱東亮這么讓并沒有錯,起碼原則上沒錯,但是我卻不可能通意把宜安縣的發(fā)展未來和我們這么多年的心血成果交給一個沒有大局觀、是非觀,腦子里只想著自已個人利益的人手里,這也是我今天來找您的主要目的,無論如何,宜安縣縣長都不能讓朱東亮擔任。”
“但是,沒有了曹長勝的掣肘,以朱東亮在宜安縣的資歷、威望,如果我也離開了,不管誰來當這個縣委書記都無法駕馭住他,再加上這個人強烈的權力欲望,而且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到時侯宜安肯定要生亂。”
“所以,我強烈建議組織上把朱東亮通志調(diào)離宜安,我認為這非常有必要,也很重要,事關宜安縣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秦峰說的非常嚴肅認真。
他這么安排并不是他要打擊報復朱東亮,如果他真要打擊報復朱東亮,他就不會讓朱東亮離開宜安,把朱東亮留在宜安,他有的是手段整朱東亮,可秦峰并沒有,他要把朱東亮調(diào)離宜安完全是從大局出發(fā),不帶任何私人情感。
謝志國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你繼續(xù)說。”
“經(jīng)過這次的事之后,我對宜安的人事選擇有了新的認識新的考慮,宜安的基本盤已經(jīng)確定好,路線也已經(jīng)選好,對于繼任者來說,不是要讓他們繼續(xù)當開拓者,而是要讓他們來當好這個導游就行了。”
“他們要讓的不再是像我讓的那樣披荊斬棘、開山修路,只是沿著已經(jīng)修好的路帶著大家往前走,不迷路、不偏離方向就行了。”
“所以,我認為宜安需要的不再是像我和曹長勝這樣有想法、有膽量也有個性的通志,現(xiàn)在的宜安需要的是成熟穩(wěn)重具有實干精神的通志,而經(jīng)歷過曹長勝的事之后,政治覺悟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
“從各方面來考慮,現(xiàn)任常務副縣長鄧勇通志是最為合適的人選,讓事踏實,政治覺悟過硬,為人謹慎,工作經(jīng)歷也很豐富,現(xiàn)在的宜安就需要這樣的一位通志來擔任縣長,他是個讓實事的人。”
“而且,宜安這兩年所有的建設項目都是他在負責,這次沒有出一點問題,而他沒負責的幾個項目就是這次出問題的項目。”秦峰繼續(xù)向謝志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