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應淮雖然不是文臣,但他曾經的地位可不是陳方能比得了的,所以少禹一直沒把陳方放在眼里。
可如今陳方這一番話,少禹倒是來了興趣。
周應淮也沒想到陳方竟考過科舉,便側身讓他進來。
“為了考恩科,春生家帶著孩子來找了我好幾回。我心知少禹學業優秀,用不著我這流放之人說什么。但都是鄉親,我也算是有些經驗,所以便不請自來,還請應淮兄弟莫要見怪。”
陳方正經的給他鞠了禮,周應淮亦是還了一禮。
少禹見了,也跟著學了學。
接著,陳方就在院中與少禹說起了科舉相關的事情。從這些年來朝廷會考的題目,以及不同問題的應對,講得是格外細致。
傅卿給他泡壺柳芽茶,又請著他坐下說,陳方這一說就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
臨走前,陳方感嘆道:“應淮兄弟,你家少禹聰慧,是個讀書的好料子。春生還得看運氣,但區區童生,對你家周少禹來說只是前程剛開始而已?!?
周應淮在一個時辰里早已對陳方改觀,知道他是個有學識本事的人。
他所說的那些對出入考場的人來有極大的幫助,如今又說這樣好聽的話,就是周應淮這樣冷漠的性子也不由的勾起了唇角。
“如若我兒當真考上了,我定有重謝?!?
考試前一日,周應淮特地去留香閣借了馬車,他帶著少禹,春生爹帶著春生,備好了筆墨紙硯,四個人就出發了。
兩河村頭一回有人考科舉,鄉親們重視的不得了,簇擁著把人送到村口,又是叮嚀又是囑咐。村里那幫孩子更是氣勢昂揚,恨不得追隨他們一道去考場,也順便幫他們加油。
周應淮沒什么表情,但劉家父子倆卻緊張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