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王陽這樣,姜婉鈺便知道他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
這個時代的人因環境和長久以來的教育,覺得女子就該相夫教子不該拋頭露面的觀念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姜婉鈺也不指望王陽因為她的一些話而改變觀念,只希望他不要阻止她招女大夫和女學徒進來,并且在人招進來后能不找她們茬。
所以,她這才特地解釋了這么一通。
之前她寫這招聘帖子時,張賢也在場,他對此沒有什么異議,只說這事沒那么簡單。
張賢還提點她,說王陽比較迂腐固執,估計會強烈反對這事,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現在,她只要把王陽說通了,那這事便沒多少阻礙了。
王陽和張賢是她這醫館里,年紀最長,經驗最豐富,且在越州有名有姓的大夫。
有他們做了表率,那醫館內的其他人即便有什么意見也會收斂些,不會明目張膽去輕視和排擠招來的女大夫和女學徒。
雖然她是醫館的東家,其他人都是給他打工,她的安排他們就是再怎么不滿也不會說什么。
可她不可能一直都在這個地方待著,萬一她離開后,他們陽奉陰違,排擠和欺負她招來的女大夫和學徒,那她也鞭長莫及。
所以,她得早早的把這些事給考慮好。
王陽用了一日的功夫便想通了,第二日一早他就跑來找姜婉鈺了。
“小蔣,我昨日想了一晚上,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是我短視了。”
不僅是女大夫方便為女病人醫治的事有道理,還有他不該瞧不起女子。
他昨日去找了張賢聊了一些,發現自己的一些觀念確實不太對。
只是,他雖覺得自己有錯,但面子拉不下來,不好意思承認。
所以,來找姜婉鈺說這些的時候有些扭捏。
姜婉鈺自然也看出來,也沒揪著不放。
她隨便說了幾句,便把這事翻了過去,然后又找來張賢,和他們兩個商議起招女大夫的事和醫館開業的一些注意事項。
張賢摸著胡子,皺著眉道:“這女大夫少,她們基本上為了達官貴人的女眷服務,只有比較繁華的州城才有,我們這窮鄉僻壤的,不太可能會有。”
這一點,張賢都說得比較委婉了,沒說得太絕對。
這個時代對女子諸多限制,女子想要學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連家里是世代從醫的人家,女子都不一定能夠有機會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只有少數人家疼愛女子或是見其天資聰穎,才會教其學醫。
在這個時代,女子原本是不能學醫的,這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也是約定成俗的事。
是因為前朝,皇宮里出現了女醫官這一職,這一規定才被打破。
一開始的女醫官,都是犯官家屬淪為官婢,然后由刑部都官郎中,選一些比較聰穎的留下培養成女醫。
等她們把該學習都學完了,知識都掌握了,便參加考核。
考核通過了,便安排她們給宮里的妃嬪和宮女醫治。
因著皇家有女醫官的存在,其他人才跟著效仿。
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會安排人培養女醫為自家女眷服務。
民間的一些大夫見狀,家里有女兒的便會特地的去教導,希望她日后能被貴人選中,然后為貴人服務。
想到這里,姜婉鈺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我知道女大夫不好找,但總得試一下,實在不行,我們從頭開始唄,反正我也教了幾個學生,再教幾個也無妨。”
聞,王陽和張賢思索了一下,便道:“也行,一只羊也是趕,一群羊也是放。”
“自己教導的,我們心里也有數,日后讓他們去治病救人,我們也能放心些。”
見他們都沒什么意見,姜婉鈺便著手去準備。
當初,她收學生的時候,就說了男女都行,她只看天賦。
但村里的人愚昧又重男輕女,覺得當大夫這樣有前途的事,怎么讓女孩來,所以就只送了男孩過來。
對此,她也不好多說什么。
畢竟人家不愿意,她總不能上門要吧,所以最后,她只選了四個天賦比較好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