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這是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的開篇。
人們都知道李白是詩仙,卻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劍仙。
李白在自敘中說他“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可見其學劍猶在學文之先,而對自己劍術的自信更勝于文章。
李白有三位老師,學文于鬼谷隱士趙蕤,學劍于大唐劍圣裴旻,學道于上清宗師司馬承禎。
其中趙蕤就隱居在蜀中。
現在人說蜀山,很容易聯想到峨眉,把峨眉山當作了蜀山。
實則,峨眉在蜀西南,而真正的蜀山卻在蜀西北。
當年李白從蜀中步古蜀道入長安,有感于蜀道之難,才寫下了這篇千古名篇。
大唐之時,長安和蜀中都是繁華之地,兩個地方卻被山川阻隔,時人往來,只靠一條古蜀道。
所謂蜀道,就是從蓉城向北,穿廣漢、越劍山、過石門、翻秦嶺,最后出斜谷而入八百里秦川。
而自古蜀道向西,一路高攀,忽然斷絕于云深處。
峭壁外,茫茫云海,無山無路。
此時,虛空一閃,峭壁上出現了三個人影,一男兩女,正是李沐塵、林曼卿和丁香。
李沐塵出關后第一件事,就是來救馬山。
“希望馬山哥沒事。”望著前方云海,丁香不無擔憂地說。
“放心吧,馬山哥還活著,我能感應到他的魂燈還在閃爍。”李沐塵說。
這一次救馬山,丁香一定要來。
李沐塵也不好阻止,畢竟馬山是他們在這世上最親的人了。
而且這三年來,丁香的修行進步也很大。羅盤經仿佛是為她量身定做的法門,借她五陰身的特殊體質,如今的她對六虛輪轉的運用己經出神入化。
李沐塵想起冥仆在蜀山后山藏了一只大妖,那里是古蜀山的禁地,想必有很多禁制和封印,正好借丁香的六虛輪轉大法試試,讓她有個歷練實踐之所。
將來或許可以帶著她去荒澤,開啟那里的秘境。
“這里就是古蜀山的入口嗎?”丁香又問。
“是的。”
李沐塵抬起手,手掌斜向前緩緩伸出。
前方的云霧就翻滾起來,一層層、一疊疊,仿佛海潮入江,奔騰豪邁。
不一會兒,云層就往兩邊散開,露出中間一條窄路,像一座橋那樣架過去。
橋的另一頭,是一座魏巍古山,雄立于群山之間。
這就是古蜀山,也是著名的玄門“蜀山派”的宗門所在了。
架在云海之上的虛空之橋,到了山上后,連著一條陡峭之路,蜿蜒向上,通向山巔。
“這才是真正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了吧?這條路,比起昆侖的天路如何?”林曼卿問道。
李沐塵笑了笑:“蜀道絕巔,但和天路比那就差遠了。不過,此路也有它的獨特之處,是昆侖天路也比不了的,你們看……”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云層又是一陣翻涌,云橋對面,除了那條通天的小路,又向兩旁分出兩股,分向南北,橫架云海之上,茫茫不知通向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