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作為一個采訪者洪奎的話有些多了,可這是有本身邏輯的。首先洪奎很少親自出境除非是極特別的人物,但是只要他親自出境的節目都是當時關注度最高最火熱的節目,甚至很多人在微博和論壇上呼吁要他轉行做專業主持人。因為華夏國就缺少他這種有年紀有閱歷有深度有見解又敢說實話的主持人,一個主持人的深度有時候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
不過洪奎當然不會轉行做主持,甚至距離他上一次親自出境已經快2年了,這就是他的風格,他會完全像平常聊天一樣,只是很多人其實都害怕他親自采訪的,因為他沒有采訪大綱他想到哪問到哪。
現在唐林就面對這個問題,梁爽其實做了一點功課知道洪奎的風格,但是她想洪奎既然是專門而來而且他親自出境本身對唐林就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她為什么要拒絕?可是現在她在鏡頭外抱著咖啡壺很想上去給唐林填熱咖啡,她其實一直緊張,一直比唐林都緊張。她總感覺哪里不對哪里會出點問題,現在她終于明白了,采訪一旦開始一切就都不在她的控制之中了,一切只能靠唐林自己應付了!
洪奎采訪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中間不會暫停他更喜歡一氣呵成的連貫和完整,他親自采訪最反感一個采訪耗費六七個小時然后各種剪切編輯,那不是他的風格,他的風格他一開始就說了,他更喜歡現場感真實感。
他接下來說的話還是不需要唐林回答,然后唐林就那么筆直的坐著喝咖啡,安靜的聽著,會給人一種突然的錯亂,以為洪奎才是受訪者。洪奎繼續,“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這么拼命么?如果說你為了形象為了某些特殊利益那我不相信,因為在省臺記者把你的事情報道出去之前你根本對那一無所知,所以你為什么?”
唐林有點習慣洪奎的咄咄逼人了,他問的問題更有深度而且大多都是別人不敢問或者不會問,或者說就是有人問了那么被問的人也會選擇回避不回答或者干脆暫停,或者干脆一套十分完美的高大上理論。
唐林的回答肯定不一樣,同時他的回答很簡短,“因為我心里還把自己當成一個軍人,見到這樣的事情就會本能的沖上去,這不是我思想境界多高多偉大,而是部隊就是這樣培養我的。”
洪奎還在等著唐林繼續可是唐林卻已經結束了,于是他本能的追問,“就這些?”唐林點頭,但是沒有回答。洪奎立刻又來了句,“從采訪者角度說你不是個好的采訪對象,因為你的話太少而且好像不太喜歡打開心扉。不過也許這就是你的性格,平常除了工作你似乎也不怎么喜歡說話。那么你現在是中強村的治保主任暫時也是中強礦的代理礦長,你覺得身上的膽子重么?尤其是同時你又一手促成了東山水庫的投資開發以及國家級水源保護區項目申請,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這么做么?好像今晚我已經問了好幾個為什么但是我還是要問,這個為什么你能回答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