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幼萍聽懂了,他想借著這波造勢,積累名望。
她又何嘗不是,想重返故土。哪怕這次沒上回的運氣,能逃出生天。
“議澤,我想跟你一塊回去。”
去往食堂的路上,劉議澤只覺有幾分好笑:“我算是看透你了,小不點。嫌我沒用的時候,就反復提醒,不許我叫你親昵的稱呼,必須連名帶姓地稱呼全名。用到我的時候,又可以親昵的喚我。真是雙重標準的大小姐啊。”
有事時是議澤,無事時就是那個男同學。
“不可以嗎?我就喜歡沒事兒欺負你一下,我可以親昵的稱呼你,但是你不行。”方幼萍傲嬌道。
想占他便宜,劉議澤甘之如飴,直接答應了。只是跟他同回內地之事,沒有松口。
“方同學,我之前勸你的,都白費口舌了。你怎么這么犟啊。還是我笨嘴拙舌,從來沒那舌燦蓮花。自詡的三寸不爛之舌,是我對自己最大的誤解。”
“你應該是口才很好,不然也不會煽動那么多人。”方幼萍說罷,才覺著自己用詞不準確、不穩妥。
應該是他的思想是正通、是天道,是眾望所歸,是民心所向。才得順應天命、一呼百應。
“我只是聽你說的,你回去有用,不是拖累。才想到,我也應該回去。如今不能全靠赤身肉搏,要想勝利,也需要一些尖端人才。我不在危難時挺身而出,難道在國家已經建設好了以后,我再回來享受和平與豐衣足食嗎?”
“萍萍你聽我說——”劉議澤還沒開口,就被她否了。
“我知道,你肯定又要講你的那些老黃歷。我知道的,我不能成為戰俘、不能死,不能動搖軍心,不能影響我叔父的決策。”
到了食堂,劉議澤拿了餐盤,詢問她的口味:“想吃什么,我買給你。大學有食物補貼,我們吃飯很便宜。”
“那貧寒的教書先生,豈不是可以在這里占點便宜,節省開支,為家庭節省一些銀錢。”方幼萍找了處空座坐好,沒想好吃什么,畢竟剛吃過早飯不久,便將選擇權又推了回去:
“你先點吧,我還不餓。我再看一下,第一次來,還不熟悉這里。若是以后真準備在這里工作,哪怕只是暫時的,吃飯還是很重要的。”
民以食為天,哪怕不是很餓,也想稍微嘗嘗。
劉議澤正是看出了她這點,才開口道:“你先點,回頭你吃不完的我再吃。”
“我怎么好意思,讓你拾人牙慧,吃我不要的殘羹冷炙。你又不是我的下人。從前在方宅和帥府的時候,只有丫鬟和長工,才會撿主子吃剩下、不要的東西吃。”方幼萍有幾分難為情,可不想就此事跟他推推拉拉,還是干脆利落地點了一份盒飯,和一份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