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過后,蔣理承還在辦公室里看著摞成小山似的公函,不忘記掛著小姑娘。
他知道她閑不住,也準備安排她進軍醫院做事,已是給副官打了一通電話:
“家門口的軍醫院,哪個診室有空缺?我有想過,讓小姑娘干脆去跟著院長。”
“大帥,院長哪兒管醫療,每日不是忙著應酬就是搞錢。”副官已跟蔣理承肚子里的蛔蟲、沒什么區別,不需要長官細說,便立即明白了大帥的意思。
“屬下倒是覺著,大小姐這執著勁兒和專研精神,不去搞科研可惜了。正好,我們現在就缺自主研發的藥材。而且估計大小姐本身,也更愿意看見國內的醫療事業進步,不管是儀器還是設備。”
蔣理承默了默,不知自己何時這般開明了,開始習慣性將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自己的得失與利益。甚至若是她愿意,送她出國深造、也未嘗不可。
只是才將小姑娘接回來沒兩天,還沒稀罕夠了,想到又要跟她分開,便忍不住一陣惆悵和不舍。她還沒離開自己身邊,只是稍稍想想,便有剜心之痛。
“她還年輕,且國外沒戰亂,她若是想出國深造,我想我也會點頭的。”尤其,她與柴姣的關系峰回路轉地變好了,出國后,也有人照應。
其實即便柴姣日理萬機,沒空照拂她,蔣理承也有自己在國外的勢力,可以庇護她。
“眼下,還是先給她安排進軍醫院工作的事吧。”
“是啊,方小姐出國也不錯,畢竟她從前一直跟著劉議澤。他們一塊生活、一塊做事,還有很多共同的朋友。且劉議澤的勢力,蔓延到了海外,那方小姐過去,借用這些勢力,估計能在醫療的學習上,進步的更快。”尤其劉議澤也是學醫出身的,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信仰、共同追求的目標,豈不是相得益彰。
但電話那端經久的沉默,還是讓副官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什么。
立即將話拉了回來:“大帥,那讓小姐進軍醫院,可是直接說明身份,好讓院方長官和領導,給她多謝照顧,為她開方便之門。”
不過副官還是覺著自己多慮了,若是軍醫院里那些酒囊飯袋,連大帥的親閨女都不認識,真不如回家賣紅薯了。
尤其現在的北疆,哪兒還有真正的清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為國為民。具都是些蛀蟲。
造福一方、為百姓做實事的沒幾個。但汲汲營營、聲色犬馬,擅長拉幫派、搞關系的,倒是一抓一大把。
但副官不會譴責他們,甚至還會對他們包庇縱容、贊賞有加。因著這樣貪污腐敗的人越多,才越能肥了自己這個御前太監的美差。
“不用了。既然她一直想當普通人,不想生在權貴之家,覺著走后門托關系是她的恥辱,就順其自然吧。讓她憑借自己的能力,混混看看。”蔣理承說罷,已是掛斷了電話。
副官心知肚明,哪兒來的什么‘靠自己的本事’,甚至他覺著,哪怕再過一百年,階級固化依舊會很嚴重。一小部分掌管天下財富的人,關閉了寒門的上升渠道。世世代代都得拼爹,祖上有錢的,子女就有錢。祖上是寒門的,子女依舊是寒門。
不過大小姐倒是可以被蒙在鼓里,一邊享受盡軍醫院的資源,一邊誤以為是憑自己的本事。誰讓大帥喜歡陪著她玩遮遮掩掩、貓捉老鼠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