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欽差正在上奏。
洪水這事,紙包不住火,肯定是要盡快報到京城的,欽差作為督辦造橋修壩的官員,橋塌了,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與其等知府上奏,還不如自己先一步承認失察的錯誤。
盧欽差的奏疏與知府的奏疏,前后寄出。
八百里加急,本該沿途換官差和戰(zhàn)馬的,根本不敢休息,為了節(jié)省時間,中途只換了一匹馬。
從亥時到丑時末,短短兩個半時辰,兩封奏疏同時抵達京城。
“八百里加急,揚州急報——”
宵禁的京城里,高亢的呼喊劃破了夜的寧靜。
在大晉,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分不同旗幟,紅色為戰(zhàn)報,黃色為州府急報。
火光锃亮的城樓上,護城軍遠遠看見來者打著黃色旗幟,護城軍趕緊打開城門,將急報交接,再由護城軍快馬加鞭送進宮中。
原先那匹八百里加急的戰(zhàn)馬,倒地不起,口吐白沫。
“報——”
粗獷的男聲,帶著穿云裂石的緊迫,甚至吵醒了臨近宮闈的宅院。
宮門開啟,兩份急報送入皇城深處。
養(yǎng)心殿燃起一排燭光,里面?zhèn)鱽硪魂囘旬?dāng)響聲。
不出一刻鐘,老太監(jiān)神色肅穆,領(lǐng)了口諭腳步匆匆地走出——
“宣,李丞相、二皇子、長公主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