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蠻地方廣闊,但人口不多,哪怕人均武士水平,要與晉國硬剛,也未必能贏,只怕是要死傷慘重。
于是首領讓使臣前往高國,請求高國出兵,字里行間的意思,還帶著威脅。
如果北蠻被占領,壯大了晉國,晉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高國,到那時,高國可不會再像這次這么好運氣了。
攝政王聽聞,深覺有理,召來謝觀詢問,對方態度卻模棱兩可。
又是好又是不好的。
攝政王聽不到想要的答案,又想把謝觀斬掉,但也只是想想,想到女兒愛謝觀愛的死去活來,可謝觀卻毫無表示,他就很生氣,卻又怕女兒傷心,無可奈何。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在大臣們的建議下,攝政王還是派出一半的兵力支援北蠻。
聽聞謝歡率領的部隊已經快要到了北蠻邊境,高國派兵的速度也很快。
此時高國境內的兵力只剩下一半,若是敵軍在此時攻來,只怕又要丟不少城池。
好在,晉國軍隊早已撤退去打北蠻啦。
攝政王又聽安插在晉國的間諜來信,聲稱謝歡疑似得知高國支援北蠻,敵眾我寡心生怯懦,于是調了全國的備用軍,舉國之力攻打北蠻,一心要拿下北蠻。
謝歡的能力與大名,響徹各國,但攝政王只聽過傳說,是沒有真正見識過的,加上傳謝歡已經二十年沒有握過劍了,于是對間諜的來信深信不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