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禮的講話終于完了,臺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今天的會議不但確定的下派鍛煉干部全數參加,各個部門的組織人事部門領導以及廳領導也都參加,以顯示對這一次下派鍛煉干部的重視,省委副書記楊子明親自參加并要做重要講話。
“下面由我來代表省委組織部宣布各部門下派掛職干部去向,郭朝華,胡必才,青江;仇明,吉香山,盧化;謝然可,趙雄,陽江;葉慶泉,曲云峰,袁建彬,淮鞍;巴天用,焦運南,曹恒,千州。宣布完畢,希望以下同志作好各種準備,辦理好自己原單位工作移交,下個星期一早晨八點半統一到省委組織部樓下集合,由省委組織部統一派車派人送大家到各地。”
淮鞍?我默默地咀嚼著這個地名,事實上我早就知道了自己會到淮鞍,原本自己一度曾考慮想去通城的,畢竟那里還有楊正林在,多一個人照應也要好得多。
楊正林是柳憲霖的同學,上次參加聚會時,和對方見面后,這人雖然嚴謹,話語也不多,但和我還算投緣。
不過柳憲霖的消息打破了自己的美好想法,楊正林下去鍛煉時間兩年已滿,省里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估計會升一步。
關于他的去向有三個,一個是回玉州市接任市紀委書記一職,一個是到省紀委任專職副書記,還有一個傳聞,就是說他要到淮鞍任市委副書記、市長。究竟楊正林會安排到哪個位置,無論是楊正林本人,還是柳憲霖都搞不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他很快就會離開通城,估計談話也就是在這一兩周內。
這種情況下,我還能說什么呢?只能說時運不濟,要想借借力都不行,所以我也就沒得選擇,只有選一選淮鞍,看看楊正林會不會到淮鞍當市長了。
“曲云峰?袁建彬?”我左右回顧了一下,這兩個同病相憐的家伙是誰是哪個單位的也不清楚,不過想一想也脫不開這幾個部門,到時候也就知道了。
楊子明的講話明顯比何維禮更受下邊人重視,并不是說楊子明的水平就比何維禮高多少,而是結果已經宣布,一幫人內心失望得到了確認,這個時候,哪怕一點希望都能夠激起他們內心的期盼,楊子明似乎也就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大家都是各單位精挑細選出來的優秀干部,放到基層第一線去,一方面顯示了省委關注基層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證明省委對年輕干部培養的重視,機關需要有基層經驗的同志來挑大梁,沒有基層鍛煉經驗的干部,將不會考慮到提拔到廳局級干部這個程序上來,而下派鍛煉的方式,以后也將成為我省組織部門的一種制度!”
“當然,基層工作生活可能會比機關中艱辛許多,但是作為黨的年輕干部,這是一種成長所必需的經歷,沒有在基層中真正呆過,你永遠無法勝任領導的崗位!”
“大家的具體困難省里邊也會考慮到,所有人的人事關系都保留在原單位,三年后,我們省委希望看到一批優秀卓越的干部能夠從基層中涌現,組織部門每年都將派出考察組跟蹤考察下派干部的表現情況,并如實記錄,這將成為你們日后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
楊子明的講話絲毫沒有吸引我的注意力,我的心思已經放在了幾天之后即將要去的地方上了。
淮鞍,名字還算雅致,但歸宗到底一句話,就是土丘。
土丘中蘊含的意思也很明白,是由土也就是泥巴構成的山丘,泥巴因何而來,砂頁巖風化而來。這也就表示,這個地方肯定不是一馬平川的平原,而是由沒有多大價值的泥土構成的一個個土丘群組成,既沒有鐵礦,也沒有銅礦,當然更沒有金礦、銀礦這些玩意兒,唯一有的就是泥土了,可這泥土堆砌起來它還不是平地,還是那么多一個個不規則的山包。
當然也并不是整個淮鞍地區都是一片片山包構成,老祖宗選擇地方而居,一般說來都有那么一些規則,要靠水,要有田地,這兩條才能保證基本的生存權,淮鞍地區雖然主要是由山丘地形構成,但是山丘間也有不少谷地,而這些相對肥沃的谷地,也就是這個地區的主要農業區,同時,城鎮也一般就建在傍水的谷地中。
淮鞍地區七縣一市,人口五百二十萬,在全省十四個地市中算是中等,國道915橫貫而過,七縣一市中其中兩個縣都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兩個屬于省級貧困縣。
淮鞍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正好處于江州東部出省咽喉,北接通城,東靠湖湘,西帶永梁,南連賓州,道路交通閉塞,唯有烏江從淮鞍市、潼縣以及陵臺縣穿過,東北斜上入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