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陵臺時候的程若琳相比,現在的程若琳已經徹底變了,昔日那個悠然安閑的程若琳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每天早晨一起來就是精神抖擻、面對挑戰的節目策劃兼主持人。
羅冰有些感慨,相較于程若琳,自己似乎仍然滿足于那種清閑輕松的生活,但是她一點也不羨慕,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雖然程若琳和她的關系相當密切,但是并不代表她們的追求都會一樣,也不代表生活中的每一起軌跡都會一樣。
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卷懷慶市區遠景規劃圖的圖紙,自己對這張圖紙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在這一年來仔細對照了不下十次,而按照這個圖紙規劃,這兩三個月里,我也已經三度沿著規劃的路線進行了實地考察。
整個南部區域都是用顏色較深的陰影部分所籠罩,那代表的是工業區,包括五朵金花的四朵,都主要分布在東南和正南區域,以燕都觀為坐標中心、向南部不規則的蔓延開來。
燕都觀南邊就是冶金機械廠的家屬區,呈平行線向東南延伸下去的就是冶金機械廠的廠區,而靠著東面則是五朵金花中石油鉆采設備廠的地盤,石油鉆采設備廠規模也不算太大,只比冶金機械廠略大,工作人數也相差無幾,沿著鹿角湖和橘子河向東面分布,屬于慶州區的地盤了。
而在石油鉆采設備廠的南邊則是懷慶最大的企業中南重型機器廠,廠區加上家屬生活區足足占了將近八平方公里,而中南重型機器廠的西面,就是懷慶另外一家支柱企業了江州機床廠。
從冶金機械廠開始,江州石油鉆采設備廠、中南鍋爐廠、中南重型機器廠、江州機床廠四家企業形成一起半弧形的弧線,從東邊向南邊分布,由于地質情況的限制,很多這幾家企業的廠區更多的是分布在生活區外圍,而生活區則在內圈連接起來。
除了五大廠的生活區占據了懷慶市區的東部和南部外,傳統的以燕都觀為中心的市區就是向西邊延伸,226國道沿著燕都觀三百米開外,由東北向西南穿過懷慶城區,成為懷慶城區的一條交通主動脈,也將懷慶老城區和五大廠分割開來,形成一起鮮明的界限。
東邊和南邊五大廠的職工和家屬大多數都講北方方和江浙話,而以西邊和北邊的懷慶本土人則講湖廣官話,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五大廠和本地城市居民通婚趨勢日趨增多,也就呈現出一種融合趨勢,但是就目前來說,這種區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226國道目前看起來,是我們懷慶市的一條交通動脈,但是它遲早會成為我們懷慶市區的一條枷鎖,注意,我指的是懷慶市區,不是指懷慶市。”
許喬一邊撫弄頰邊被風吹散的發梢,一邊侃侃而談,道:“大家可以看一下,226國道就這樣斜插下來,直接穿越了我們懷慶主城區,以燕都觀這個中心坐標為基準,226國道就把我們整個懷慶市區剖成了兩半,一邊是以五大廠家屬區和廠區為主的東南片,一邊是以部分老城區為主的西北片。”
一干市領導們目光都落在規劃圖上,聽著許喬的介紹。
“現在226國道每天車通行量相當驚人,已經對我們市區空氣質量造成一定影響,而且由于大量過境汽車的通過,使得在市區這一段的道路交通堵塞現象日益嚴重,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根據市交警支隊來的數據統計,僅僅今年上半年,226國道市區內路段共有四公里,設有紅綠燈交匯道口八處,其中三處每逢上下班高峰時段堵塞情況相當嚴重,兩處堵塞情況較為嚴重,其他三處情況較好。”
“葉市長和我原來一度考慮過,是不是在我們幾個主要路口建立立交橋,但是在綜合測算評估之后,認為立交橋造價過高,拆遷量較大,而且最重要的是立交橋只能緩解一時,對于長久無益,尤其是對我們懷慶市區總體規劃無益。
所以我們就邀請了省城市規劃設計院以及滬海城市規劃設計院的一些專家學者,來對我們懷慶市市區規劃進行了綜合研判,特別提出了要考慮226國道這條主干線的實際情況,既要繼續發揮它的交通動脈作用,又要徹底消除它對我們懷慶城市的發展制約和環境影響。”
“經過各方多次實地考察和研判,葉市長和我傾向于按照京城和玉州目前的模式,建設環線工程,將226國道的交通過境功能徹底從我們市區遷移出去,而將目前的226國道市區段規劃改造為我們市區內的一條生態景觀大道。”
許喬的手指落在規劃圖上,道:“大家看,我們初步設想是從這里慶州區的東風渡口開始,這一段道路是通往武川的省道,目前通行車流量并不大,經過適度改造之外,這一段路程可以擔負起分流重任,然后到這里的歇馬橋轉道略偏向西南,這一段除了我們可以利用的部分路段外,絕大部分需要新建,這段道路總共大概在八公里左右,考慮地質情況原因,我們繞開了日月雙湖,這樣可能會稍稍長一點,但是也不會超過一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