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宇文然在鄴城被敵軍圍困七天七夜,就在大家以為他要以身殉城的時候,是李夷帶領三千士兵冒死將他給救了出來,從此李夷便成了宇文然的心腹,不僅隨著他平定西北戰事,甚至在宇文然將沈家滿門抄斬的時候也是由他繼承沈璋的部下,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威武大將軍。
而曲婉對他的了解則是源于之前她作為質子前往突厥的路上,李夷作為她的護衛,在路上承諾:“娘娘放心,屬下一定會接你回來的!”這不僅是他對曲婉的承諾也是他對整個天下的承諾。
當年突厥大肆南下,一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那個時候突厥人占領了呼倫湖以南的大片土地,且有繼續擴展的意圖,那個時候高祖駕崩,宇文然剛剛登基,但是各地藩王蠢蠢欲動,大有瓜分整個天下之勢,為了不讓突厥人繼續屠殺邊關百姓,也為了向他們借兵平定關中大亂,宇文然答應將呼倫湖以南的大片土地割讓出去,甚至還讓曲婉作為質子前去突厥維系兩地的和平與安定。
但凡是朝中有骨氣的大臣都覺得這種做法太過于委曲求全,可是那個時候沈璋作為邊關大將已經被派到燕地去鎮壓鬧事的燕王,而太祖時期廢太子的獨子宇文澈為了拖延時間,孤軍誘敵深入然后自刎而亡,如今整個邊關再無將士可以抵擋突厥人的鐵騎。
所以在一群人自命清高的大臣討論下,派曲婉作為質子去突厥求和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求和一事刻不容緩,曲婉甚至沒有來得及做任何準備,就這樣帶著一對人馬,以及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去了突厥。
車行三月才到了呼倫湖畔,這原是大梁的土地但是此時已經插滿了帶有突厥標志的狼頭旗。
在九月的呼倫湖已經有大雪落下,車輪陷入沼澤地里不能前行,曲婉從馬車里走出,對著一望無際的湖泊,她讓人在這進行了一項簡易的祭祀儀式,就算是祭奠那些為了大梁死去的將士。
穿過曠野的風吹動著馬車上的風鈴,像是哀聲戚戚的嗚咽......
李夷作為從小生活在邊關的人,哪怕他現在已經在京城站穩了腳跟,但是見自己的族人被當做牛馬一樣被人踐踏的時候,他心里那股怒火始終不能平息,所以他像曲婉許下自己一定會來接她回去的誓。
最后他確實是做到了,他對宇文然而就如同張良和韓信對劉邦一樣重要,若不是他在前方沖鋒陷陣,宇文然也不能穩坐高堂,更不會做出后面那些拋妻棄子的舉動。
如今曲婉見到還沒有投靠到趙王門下的李夷,心中大喜,這一次她一定要讓宇文然失去這位可以助他奪取天下的大將,她要讓他被圍困在鄴城活活被燒死!
曲婉漸漸斂起心中的笑意,以一種平常的口氣同李夷繼續說道:“公子能力出眾,京城哪有不留你的道理,只是在京城做事講究的是一個名正順,公子你孤身一人來京城打拼無人幫襯,想必是難以出頭。還不如去西北尋我舅父投軍,也好過在京城這里蹉跎光陰。”
“我和姑娘素未蒙面,你為何如此幫我?”李夷瞇著眼睛,身上江湖氣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可是曲婉卻絲毫不懼,她道:“我看中公子的寶刀想買下來作為我舅父的生辰禮物,可是你卻說這是傳家之寶,我若是橫刀奪愛豈不是成了小人行為?公子即為俠士便應該將一身武藝報效給國家,我只是給你出謀劃策而已,信不信的還得由你自己決定!”
聽曲婉的口氣大概是有些生氣了,見她面露慍色,李夷只覺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正當他準備拱手向她道歉的時候,曲婉又說:“剛才聽你和旁邊這位公子談及劉邦和項羽,可是要是你們真的追隨其中一位的話,結局恐怕并不能如你們所愿。”
“姑娘難道是有更好的辦法?”聽她這么一說,一旁的謝和安頓時有了興趣,他連忙豎起自己的耳朵聽她接下來要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