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娘一掀開簾子便看見了曲蘭正在發脾氣的一幕,身邊的丫鬟拗不過她,正準備換一套珠釵的時候,三姨娘出聲道:“你先退下吧。”
“是。”丫鬟行了禮之后就退下了。
曲蘭看向自己的母親,對她撒嬌道:“娘,這東西也未免太素了些,咱們家已經有個姑子了。”
她嘴里的姑子正是被趕去尼姑庵的方氏,如此她每日常伴青燈之下,除了吃齋念佛,便是砍柴挑水,絲毫沒了在府上做當家主母的雍容華貴。
三姨娘用手刮了刮她鼻子,用寵溺的語氣教訓道:“你這張嘴啊!”
她這個女兒什么都好,就像是年紀太小,還不懂這世間的險惡,想當年自己在她這個年紀的時候,家里突逢意外,她是在死人堆里才撿回一條性命,自然凡事都比別人多了一個心眼。
可是曲蘭作為這個家里的四小姐,自幼什么都不缺,唯一受過的委屈也只不過是被人冷落了之后覺得自己自尊心受辱了而已。
做人最難得的是形散神不散,可是她......還沒有神。
而恰恰這一點的做得最好的是望舒閣的那位三小姐,三姨娘每每在想,到底是經歷是什么才會讓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女習得如此胸襟。
若她是個男子,只怕狀元郎都比不過她,也的虧她是個女子,縱有一身才情,也難逃嫁人的命運。
只要再等幾年,等曲婉嫁出去了之后,這個家便是她說了算。
而方氏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偏偏要和她爭,這下好了,把自己爭去了尼姑庵,倒是為她做了嫁衣。
想到這里三姨娘就不由自主的彎了彎嘴角,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
只是可惜眼下,自己女兒和當初的方氏犯了同樣的一個錯誤,她們都把曲婉當成了敵人,想要除之而后快。
就連老謀深算的方氏都在曲婉的身上占不到一點便宜,反而還把自己的后半生也搭了進去,更別提什么都不懂的曲蘭了。
若是她真的得罪了曲婉,三姨娘不敢想這將是什么樣的后果。
因此她要好好教曲蘭,切勿讓她步了方氏的后塵。
“你覺得你這位三姐如何?”三姨娘輕聲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曲蘭正了正身子,收起了臉上的嬉皮笑臉,取而代之的是嚴肅認真。
她想了想:“若論起容貌她不及大姐,但是身上的氣度卻是無人能及,估計京城中的世家女子沒有一人能比得上......”
曲蘭不知她所羨慕的這一切都是曲婉前世用命換來的,她只覺得若是自己學會了她這種為人處世的態度,沒準自己也會有出人頭地的哪一天。
她心中的想法正是三姨娘所期望的,見自己女兒開始反思起了自己,三姨娘心里有些許欣慰。
她道:“女子的容貌固然重要,但是最要緊還是要有本事在身,你如今年紀還小,有些東西為娘不方便教你太多,但是你要記住,別人給你的東西都有可能被搶走,只有你自己努力得來的東西才會永遠屬于你自己。”
曲蘭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三姨娘繼續又說:“此次出席裙幄宴的女子都是和你一般大的世家小姐,你要和她們打好關系,切記不能穿的太招搖。”
“這又是為何?”曲蘭不解。
對她而,自己打扮的越好看,她們就越會高看自己。
能吸引這群年輕女子目光的永遠是名貴的服飾和冰冷的珠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