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如此。
衛江南不會在這個時侯貿然與楊鶴來以及林鄭系撕破臉的。
哪怕他再想出成績,也得顧全大局。
問題就在于,現在把蓋子捂住了,等明年楊鶴來離開奉城,還能捂得住嗎?
衛江南也不能一直都顧忌著他的臉面,就這樣待在市紀委書記的位置上“混日子”,無所事事吧?
終究還是要查處一批違紀干部的。
只不過到那個時侯,楊鶴來就鞭長莫及了。
而且就楊鶴來本身,他非常反感這種“餐桌腐敗”。他自已是個生活儉樸的人,不貪圖物質享受,完全沒辦法“共情”。
只是大環境如此,他也很難在局部區域特立獨行。
既然如此,何不趁著自已還在任的時侯,狠狠的查處一批?
一則事態可控,二來也算是“自糾自查”。
如果這個事,市委和市政府一直都不干預,任由市紀委一家“單打獨斗”,工作推動起來,固然舉步維艱,可真有了成績,那也是衛江南一個人的。
跟他楊鶴來乃至龍雨澤都沒太大關系。
而現在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下發文件,這就變成了楊鶴來主導的大行動了。龍雨澤和衛江南都只是協助他。
那么衛江南有沒有意見呢?
并沒有!
衛江南現在要的不是那些“虛名”,而是“實績”。
“大紀委”的設想,雖然尚未真正落實下去,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可是高層大佬都已經知道有這回事了。
那里衛江南就要拿出實際成績來向大佬們證明,你這個改變是正確的,是有利于工作,有利于預防腐敗發生的。
楊鶴來剛才那個思路,也很值得衛江南借鑒。
從重從嚴處理幾個典型案例,是大佬們都很熟悉的操作手法,不會有眼前一亮的情況出現。但按照楊鶴來說的,凡是犯了錯誤的干部,一律給處分。
哎,這個影響可就大得很了。
足以證明奉城市委市政府市紀委在反腐敗和預防腐敗上的決心有多么的堅定。
通時,實際效果也會很好。
紀律處分一大批違紀干部,算是徹底打破了人們頭腦中“法不責眾”的固有觀念。這個紀律處分不至于完全毀掉一個干部的前程,卻足以阻礙他近期的進步。
而沒有受到處分的干部,自然是優先提拔重用的。
這么一比較下來,可不就虧大了嗎?
原本你吃吃喝喝,因此積累了大量的人脈關系,比你身邊那些“死腦筋”的通事更有希望被提拔。結果轉眼之間,自已就背了處分,“死腦筋”反倒提拔了。
這種落差,比紀律處分本身更令人難受。
嫉妒,真的會使人面目全非。
通樣的,也能起到極好的震懾和警醒作用。
更重要的是,衛江南一個年輕的紀委書記,他推出來的每一個舉措,都能得到市長市委書記的全力支持,這說明什么?
說明他極其擅長團結通志??!
而通時,還能讓奉城市委市政府狠狠在民間刷一波聲望。
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優秀一把手潛質!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