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正陽連連擺手,表示自已很謙虛,眼神卻是亮晶晶的。
醍醐灌頂!
醍醐灌頂啊!
倒不是說穆正陽的眼界不如衛江南,關鍵是金輝集團剛剛組建,還處于業務開展的摸索階段。穆正陽記腦子想的是如何“保本盈利”。
加上一開始的兩個投資,目前處于浮虧狀況,導致穆正陽壓力極大。
壓根就還沒想到如何“反攻”的問題。
衛江南不一樣。
他都在國際金融市場割了多少年韭菜了?
這么說吧,他從來都不曾防守過,一直都是主動進攻的那一方。
當年他手里就那么一點本金的時侯,需要防守什么玩意?
所以他腦子里只有“進攻”這一個概念。
割一刀,割一刀,再割一刀!
因為政治方面的考量,他現在必須“洗白”,必須把資金轉移到國家的“賬戶”里,但進攻思維一直沒變。
這樣才能l現他“衛氏金融帝國”的真正價值,也才能讓大佬們真正放下心來。
但在客觀上,卻能夠實實在在地給穆正陽帶來正收益。
哪怕大佬們都很清楚,這背后是衛江南的推手,可站在臺前的,始終都是穆正陽和金輝國際集團。
這個功勞,任誰都不能抹殺他的。
而且,能夠認通衛江南的理念,下定決心與衛江南“聯手”,“為國征戰”,本身就說明穆正陽膽魄超人,見識非凡。
龐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東吳的人都知道,為什么孫十萬就用不了他?
劉備就能用起來呢?
這不就說明皇叔的眼界高于十萬嗎?
如果穆正陽是個膽小怕事的,沒什么眼界見識,衛江南再能耐,也說服不了他。
“江南,我有個建議,這事吧,先從私募部那邊開始吧。”
稍頃,穆正陽正色說道。
這是穆正陽的策略,也是他給衛江南的“考驗”。
讓我“入伙”,可以。
你先納“投名狀”。
私募部那邊,先把業績讓出來,我就信你此非虛。
不是不相信衛江南的能耐,他需要的是衛江南的態度和保證。
這個雷,你自已先趟。
你納了“投名狀”,我也好在大佬面前說話。
衛江南一點不含糊,說道:“沒問題,穆董。我這邊先注資,第一批暫時控制在五百億左右的規模吧。年前年后干一把,先打個樣。”
我納了“投名狀”,然后就得看你的“表現”。
你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后續資金才會繼續注入。
既然是合作,大家都要按照規矩來。
穆正陽笑著舉起了酒杯。
“一為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