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手里有兩把劍,自以為雙劍合璧的殺傷力更強,現在想想,倒不如專心磨礪一把劍,也讓別人見識見識我的鋒芒。”
所謂的雙劍合璧,就是胡三國以前的政治理想。
他想著一手主抓紀律監察部門,另一只手,則牢牢抓住干部晉升渠道之一的省委黨校。
這樣能升能降,能最大限度的籠絡人心,也能最大限度的震懾其他派系的領導干部。
不過,官場的事情很復雜,比如他在省委黨校表彰過的領導干部,一旦發生問題,或者加入其他派系,并與他作對時,他過去的表彰,反而成了一種掣肘。
如果他以省紀委的名義,調查處理這些干部的話,無異于打了自己的臉,甚至被政見不同的對手借題發揮。
許多時候,胡三國考慮的事情,都比其他人更多,無論在紀委工作中,還是在黨校工作里,他必須把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考慮到,謀定而后動。
即便如此,胡三國管理下的省紀委,還是逐漸失去許多威嚴,許多善于投機的人,都會在省委黨校謀求一些榮譽之后,做事逐漸變得無所顧忌,到處宣稱自己是省紀委書記的得意門生,然后去做一些紀委不允許,甚至損害胡三國個人利益的事情。
胡三國對此很頭痛,不過,他大權在握,顯然不可能主動放棄省委黨校校長的職務。
現在經過撫遠市的挫折,胡三國徹底想通了。
與其雙手持劍,不如持雙手劍!
專注省紀委這柄利劍,已經足夠他所向披靡了。
聽胡三國說完這番話,李宏良也是微微點頭,老胡有這種覺悟,并能貫徹落實,確實比以前更難對付了。
李宏良笑瞇瞇的說:“老胡,你支持我的目的,就是想把我拉進漩渦里,讓我這個已經退休的老同志,繼續幫你阻擋一些風雨吧?”
胡三國點頭說:“老李啊,咱們倆說話,就別兜圈子了,你也是想利用我,給高凌岳謀求晉升渠道,以便讓文博那孩子的地位更加穩固吧?咱們說互相利用,就有點傷感情了,不如說抱團取暖,聽著舒服順耳!”
李宏良聞,不由得哈哈大笑。
胡三國說:“我丟了撫遠市,手里的權利也被稀釋,省紀委因為工作不力,還得主動向中紀委,以及國家高層,做出自我檢討和自我批判。”
“短時間內,我無法跟老王對抗了,還有省委馬書記,如今異軍突起,趁著撫遠市的動蕩,以及奉天市副市長廖昌明落馬,他在撫遠和奉天,都安排了一些親信。”
分析完局勢之后,胡三國似笑非笑地看著李宏良:“我想問問你,究竟和馬書記,達成了怎樣的協議?”
能夠坐到省級層次巔峰的,沒有一個庸人。
胡三國已經通過種種蛛絲馬跡,敏銳地發現了李宏良的站位。
李宏良笑了笑,坦然說道:“你都說了,咱們是抱團取暖,如果我再遮遮掩掩,那就顯得誠意不足了……沒錯,我和馬書記確實有過很多交流,包括奉撫新城的立項,以及管委會權力劃分等方面,甚至劉浮生在撫遠市取得的某些利益,也是我從中斡旋,馬書記出手相助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