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我對曹老太太感謝道:“總之,十分謝謝您。不過,我今天在公司收到一份代合同,我很好奇您為什么不選擇更有影響力的明星。畢竟以我的資歷......”
如果說那天晚上的偏待是因為我的善舉,但這個合同總不會還是因為這件事情。
畢竟人家是企業(yè)家不是慈善家,是要賺錢,講究盈利的。
我與她非親非故,幫一次可以理解,但不可能會幫第二次。
曹老太太笑道:“你想得沒錯,代人的事情我們公司在個把月前就在擬定。家里的孩子們看中天佑的影響力。可我始終覺得這個人與我們品牌并不相符。我們做的是誠信,誠心的良心國民品牌,講究一個國民眼緣和的代人本身的素養(yǎng)。”
“珠寶酒會那天晚上我便關注到了你。外貌出眾,善良謙和,我早就在心里將你當成我的備用人選。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你吸引到我的還有另一個原因。”
老太太這番話已經(jīng)叫我十分震驚,心中不免有些感動。
原本以為這些原因就夠了,卻沒想到還有第二個。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好奇地問道。
曹老太太細細地端詳著我的臉道:“我在榕城有一個朋友,你跟她兒子年輕時十分相似。見你的第一眼,我差點以為時光倒流,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您朋友的兒子,和我很像嗎?”
我不太理解這個很像,是有多像。
這個巧合,的確是叫人更為詫異。
“不止是外貌,就是你的談吐,行事作風都與他有七分相似。”
“朋友的兒子......聽起來似乎與我不是同齡人?”
曹老太太點頭:“他今年五十多歲了,有一個兒子跟你年紀相仿。但氣質卻遠不如你......要是讓他老婆見了你,會誤以為你是他遺留在外的兒子呢。”
說著曹老太太笑了起來:“有機會都是可以讓你們見見,只不過他們家大業(yè)大常年在國外難以見上一面。”
這個笑話不算好笑,但是這也讓我明白過來,那晚的業(yè)績不僅僅因為我的善舉,還有這份友情分在。
原來奇跡的發(fā)生并非只是奇跡,而是由一個又一個實際的原因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