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需要考慮再考慮。
趙國慶從磚瓦廠回來后,就去了知青所那邊。
原本知青所的知青都走了,這邊的房子也空出來,趙國慶還在想著怎么才能進入知青所的時候,卻突然發(fā)現(xiàn),那邊的門是打開的。
沒有上鎖?
趙國慶索性在門上敲了一下,然后往里面看了一眼,卻發(fā)現(xiàn)有幾個臟兮兮的小孩子,然后警覺的看向他,問他干什么?
“三娃子?你怎么在這里住?”
趙國慶認識其中一個臟兮兮的孩子,那孩子看著有七八歲的樣子,這會正坐在地上和其他的幾個孩子說話,看到趙國慶的時候也吃了一驚。
不過還是喊了一聲叔。
又說自己原來的房子倒塌了,然后說娘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趙國慶知道這三娃子,他的爹幾年前就死了。
后來母親帶著他過了幾年,原本想著分了田地后日子會好過點,誰知道他反而成了孤兒?
不但有三娃子,還有個小姑娘,無父無母的,被村里的老太太撿回來的。
估計是以前想生男娃,或者家里實在是過不下去,把孩子扔了,被好心老太太撿到后抱回家,只是后來老太太也走了。
朝陽村大,像這樣的孩子其實也不少。
這年頭,類似這樣的孤兒似乎還不少,因為這年頭生孩子的多,很多人家一生就是好幾個。
這里有一群孩子。
大的有十多歲,小的只有三四歲的,趙國慶看著這些面孔,居然還隱約有認識的。
原來這些孩子很多也沒去處,村里也著急,就把原本知青所給他們住。
然后村里有救濟一二,給他們分一些糧食,只是現(xiàn)在不是大集體的過日子,只能彼此擠一擠,好歹不能讓這些孩子餓死。
不過像這樣的情況,村里也上報了,說是可以送到鎮(zhèn)子上去。
在那邊集中起來,縣城應該會有福利院,國家會撫養(yǎng)這些可憐的孩子。
不過在送往福利院之前,這些孩子暫時住在原來的知青所。
趙國慶在這里逛了逛,看到夏若蘭和劉玉清的床,一個床上都是睡兩個孩子,那廚房還在用,只是孩子們吃的東西很少,米缸里都見底了,至于菜,只看到一把早就快爛掉的青菜。
“有時候村里人會給一些蔬菜,讓我們自己去摘,米的話,隊里會給一點,有時候村里有人看著可憐,會送一點……”
三娃子說到這里,肚子咕咕的叫喚起來。
再看他身后跟著的幾個孩子,一個個臟兮兮的不說,個個都往他身后躲藏,一副怕見生人的模樣,看著就讓人心底發(fā)酸。
這,有些慘。
趙國慶有一陣子沒在家鄉(xiāng),他以為,家里分田到戶后,家家戶戶日子都能好過起來。m.g.Γ
誰知道還有這么多孩子,已經永遠沒有家,吃飯都成問題。
甚至住到了曾經的知青所。
這讓趙國慶心底像是堵住一樣,非常的難受,想了想,他索性回去一趟,把家里還剩下的臘肉拿了一大塊來了,然后又在家里背了一袋子大米和許多的蔬菜過來。
看著那些孩子手忙腳亂的做飯。
趙國慶心底發(fā)酸,他坐在這知青所的院子里,突然仰頭去看天。
因為只有這樣,別人才不能看到,從他眼角落下的淚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