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這房子要有價值的多,房東要五萬塊,他可以給,但是得寫明,桂花樹和牡丹的價格,那可都是出了價錢的。
這房東可沒想那么多,他原本就是打算樹和牡丹花一起賣,是當添頭的,五萬塊已經(jīng)是她能想得出來的高價。
既然人家愿意給這些錢,合同怎么寫都可以,反正到手的錢做不得假。
不過趙國慶定下這家后,就讓趙二安排幾個保安,暫時在這邊住下,畢竟三棵桂花樹和牡丹花在,他不想有所閃失。
別人都不知道這三棵桂花樹的價值,但趙國慶知道。
回頭,這里開了雞湯館,就寫上三棵樹就好,這里有這三棵桂花樹,就是地標性的標志,會被人牢牢的記在心底,這比打什么廣告都強。
就這三棵桂花樹,還加上那棵牡丹花,這里說不定就會變成一個景點。
趙國慶在心底琢磨了一下,打算在這里改造一下,既然這里適合種牡丹和桂花樹,回頭這邊裝修一下,在這房子四周種上各色的牡丹花就好,不管是春天還是秋天,有這兩種花足矣。
除了這個地方被趙國慶看中外,還有一個地方,趙國慶也看中了。
因為這個地方,背后有一條清澈的大河,這大河水質清澈,一直奔流不息,而在河邊因為河水的沖擊,到處都是沙子和鵝卵石,就形成一大片沙灘。
這房子選了一個地勢比較高的小山坡建造的,因為地勢高占據(jù)好位置,周圍倒是沒有其它的房子,都被種上了竹林。
那竹林蔓延開,怕是有十多里的面積。
關鍵是這公路就在房子前面,這來來往往的人,一看到這竹林就知道到了哪里,很多都會下車到水邊洗把臉,或者給自己的車加點水。
這是個好地方,但是因為房子相對少一點,只有五間房子,這所以這家要了一萬塊,趙國慶也很快答應了。
他打算把這邊填一填,然后在這邊靠著竹林建造一二十間的房子。中信小說
這一萬塊,其實就是買這個房東搬走的遷移費,不得不說,這年頭錢的購買力強,而且建房子也沒那么多糟心事,只要你有錢,荒山坡地自己愿意整理。
根本就沒人管理,也沒人說不讓建。
真的是一個黃金時代,只要你愿意花錢折騰,愛怎么修建都行。
買下這兩個地方,趙國慶花了六萬塊,看著不少,但是趙國慶特點高興,打算在這兩個地方該擴建就擴建,該裝修就裝修。
無疑把這個兩個地方的優(yōu)勢給利用起來,以后自己這一路北上,不但有沈義和那邊可以落腳。
連帶這兩個地方,都可以隨時休息或者小住幾天。
想一想,都是極美的事情。
而這會趙國慶終于到了沈義和的店里,只是這一次還沒進店,就聽到里面有喧鬧聲傳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