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一開始,徐婉寧定制慈善機構(gòu)的規(guī)定時,就強烈要求了,必須得是重大疾病,并且家庭格外貧困的,才能拿到慈善機構(gòu)救援的名額。
但慈善機構(gòu)這個概念哪怕是在京市,也是比較新奇的,一開始的實行并不順利。
再加上來尋求幫助的人太多,但符合徐婉寧要求的又太少,所以為了慈善機構(gòu)能夠順利開業(yè),所以袁欣和林荃商量過后,放寬了一部分指征。
只不過,自從出了大丫那孩子的事情之后,林荃和袁欣認為,她們作為慈善機構(gòu)的負責人,空有善心是不行的,因為會有人利用他們的善良去鉆漏洞,只為了從慈善機構(gòu)套錢。
而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shù)。
他們倆雖然聰明,但到底接觸的事情少,判別事情真?zhèn)蔚哪芰σ蚕鄬Ρ∪?,做了好幾次錯誤的決定。
好在都及時挽回了,徐婉寧也沒有苛責過她們,但她們還是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足,慢慢地將規(guī)定又完善了。
現(xiàn)在來尋求幫助的,必須得經(jīng)過一系列的考核,考核結(jié)果無誤以后,慈善機構(gòu)這邊會給予幫助。
但錢會直接劃到醫(yī)院的賬戶,袁欣和林荃也會直接跟醫(yī)院領(lǐng)導以及病人的主治醫(yī)師溝通交流,錢不會到救助者的手上,也避免了有人鉆漏洞。
“不錯,你們倆將慈善機構(gòu)管理的很好,這邊完全不用我操心
她只需要按時給錢就行。
現(xiàn)如今,慈善機構(gòu)每個季度大約需要兩萬五到三萬塊錢,平均下來每個月八九千塊錢的樣子。
對于徐婉寧而,每個月支出這么多錢,其實也是有壓力的。
不過好在,她的產(chǎn)業(yè)足夠多。
徐家鋪子酒樓每個月的盈利大約在七千到八千塊錢,二號店那邊的分紅,每個月能拿到一千塊錢,此外還有精品店,統(tǒng)一小食鋪,每個月算下來也有好幾千塊錢的收入。
不過她目前收入的大頭,還是跟利民食品廠的合作。
目前,除了風干系列外,徐婉寧又跟利民食品廠商量做出了牛肉干,光是牛肉干就有好幾種類型。
光是楊老板每個月從利民食品廠進貨,徐婉寧分到手的錢就有兩三千塊錢,更別提利民食品廠給她的分紅了,每個月至少一萬五打底。
這還不包括利民食品廠從養(yǎng)殖場那邊進貨的利潤。
養(yǎng)殖場前半年一直都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畢竟前期的投入實在是太多了,也就最近兩個月才開始盈利。
不過賬本還沒有整理好,所以徐婉寧也不知道盈利究竟有多少。
但總體不會太差就行。
她每個月的收入至少有三萬塊錢,在八十年代初,已經(jīng)是一筆巨款了。
雖說每個月要支出將近一萬塊,但這錢徐婉寧拿的心安理得。
畢竟,她一直覺得,自己能穿書來到這個世界,是老天給她的一場饋贈,在這里,她遇到了畢生的愛人,也感受到了前世從未擁有過的親情。
她生怕哪一天就回到了前世,所以力所能及的做好人好事,也算是給自己和家人積善行德。
看完賬本,徐婉寧看了眼時間,便準備離開了。
路過大廳,她看到林荃還在跟病人家屬溝通,沒有打擾,騎著自行車悄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