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欣和陳燁分別是半決賽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第一屆外語比賽的規(guī)則指定的不算完善。
進入半決賽的一共十人,除了袁欣外,其他九個人會再次進行一場比賽,再從九人當中選出第一名,剩下的八個人再進行角逐,再從八個人當中選出第一名。
然后,前三名再進行最后的比賽。
比賽一共包含兩個部分,分別是筆試和口語比賽。
筆試的部分,會讓三人當場寫一張卷子,再當場批閱,看誰得分最高,最后獲得筆試的成績。
等筆試完成后,便是口語比賽。
而口語比賽的判定評委,是外國語大學請來的三位外教。
口語比賽沒有判定標準,全看外教愿意給他們多高的分數(shù)。
屬于實力與運氣疊加的比賽。
袁欣是半決賽的第一名,前兩場比賽她都不用參加。
而陳燁是九人比賽中的第一名,不用參加第二場比賽。
現(xiàn)在賽場上正在角逐八人中的第一名,跟袁欣和陳燁關(guān)系不大,兩人正坐在一起低頭探討問題。
因為徐婉寧的緣故,即便是競爭對手的兩人,此時也沒有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反而相處的很融洽。
“阿寧來了!”陳燁最先看到徐婉寧走來,放下手中的筆,笑著跟她打了招呼。
“大嫂,我剛才看了你的比賽,發(fā)現(xiàn)了兩個比較淺顯的問題。正好趁著現(xiàn)在沒事兒,我給你糾正一下。”
“好好。”陳燁忙不迭地點頭,拉了一把椅子放在自己身邊,示意徐婉寧落座。
徐婉寧講題的時候,哪怕不是自己的問題,袁欣也聽的很認真,甚至還時不時地發(fā)出疑問。
“目前能解決的就這兩個小問題。至于其他的,時間明顯來不及,我要是現(xiàn)在跟你講,只會擾亂你的心緒,倒不如等比賽結(jié)束后我再慢慢跟你講。”
“好啊,那我去旁邊消化一下,你和袁欣再聊聊。”
徐婉寧之所以這樣跟陳燁說,是因為她知道,陳燁并不是很重視這次比賽的最終結(jié)果。
比賽是外國語大學發(fā)起的,獲得第一名的獎勵是,可以利用暑假期間去外交部實習,這個機會對于袁欣而來之不易,但對于陳燁來說也沒什么用。
因為陳燁的目標,是像她的父母那般,成為一命偉大的人民教師。
參加外語大賽,是因為她想讓自己的履歷看起來更豐富一些,另外再看看自己的外語水平究竟到達何種高度,并沒有非要爭奪第一的執(zhí)念。
只是一場比賽,就能讓徐婉寧看出她的問題所在,并加以改正,已經(jīng)足夠了。
“接下來我們再談?wù)勀愕膯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