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就是黑省人,臨近年關(guān)回趟黑省,除了辦正事兒之外,還能回家祭拜一下父母,倒也方便。
至于林耀宗,老毛并沒有考慮。
畢竟,黑省那地方太過寒冷,林耀宗這些年一直嬌生慣養(yǎng)的,他未必能適應(yīng)得了那種冷。
而且眼瞅著要過年了,除過在路上耽擱的時間,統(tǒng)共也沒剩下幾天,他今年大概率是會在黑省過年。
而林耀宗是京市人,他的家人朋友也都在京市,所以還是不要讓他去黑省了。
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徐婉寧正打算回去告訴蔡廠長,就聽一直充當背景板的湯婷忽然問道:“黑省距離京市這么遠,三輪汽車要怎么運輸回去啊?”
三輪汽車可是大塊頭,不同于那種小物件可以托運,三輪汽車該怎么回黑省這個問題,一時之間還真把徐婉寧和林耀宗老毛三人給難住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著三輪車回去。”
三輪車倒不是不能托運,但因為體積太大,所以托運的成本費用太高。
騎著三輪車回黑省,除了費司機外,也費油。
雖然徐婉寧名下還有一家加油站,可以低價給三輪車提供油,但幾千公里的路途,光是有錢,就得幾百上千塊錢。
“騎回去吧,只能這樣了。”
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過后,老毛說道:“如今,一輛三輪汽車的成本價我們控制在六千到六千二之間,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徐婉寧沒想到,老毛給的成本價,竟然比她預(yù)計的還要低將近兩千塊錢。
看著徐婉寧迷茫的眼神,老毛笑道:“之前運氣好,我們低價撿漏了一批海外進口的零件,數(shù)目龐大,至少能制作三十輛三輪汽車,如今這方面的成本可以稍微往下壓一壓。”
“另外,我們的制造廠也有兩條生產(chǎn)線專門生產(chǎn)零件,雖然技術(shù)難度不大,但都是需求量大的零件,這方面的成本也能再往下壓一壓。”
“還有,我們跟鋼鐵廠那邊也取得了深入合作,制作三輪汽車的鋼鐵,價格也能再壓一壓。所以,整體成本算下來,也就是六千出頭的樣子。”
當然了,這個只是一輛三輪汽車的成本,沒有算上員工的工資和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費用。
但就算全部都加上,也不過八千不到的樣子,比徐婉寧預(yù)估的依舊低了兩千塊錢。
制造廠再拿出一千塊錢來承擔(dān)這次運輸?shù)馁M用,既不會虧錢,又贏了名聲。
對于統(tǒng)一三輪汽車制造廠而,這二十輛的訂單,不單單是能讓他們掙到錢,最重要的是,這意味著,他們廠子的名氣已經(jīng)徹底打出去了,要不然,黑省的機造廠也不會千里迢迢地跑來京市買三輪汽車。
林耀宗和老毛都無法保證,究竟還要幾年時間,其他廠子就能模仿出三輪汽車,他們只能趁著其他廠子的三輪汽車還沒有生產(chǎn)出來之前,先把名氣穩(wěn)住,這樣之后就算有人搶生意,也影響不到他們。
所以,這筆生意,他們無論如何都必須得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