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董宏唱到這里的時候,青州的那些五境作曲人們已經(jīng)基本明白為何官方選中的是這首了,光是前面這幾句便足以吊打他們所有的投稿了。
但眾所周知,這首詞能流傳千古,更多原因在于其最后四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前世這首歌的王菲和鄧麗君版本都很好聽,歌聲婉轉(zhuǎn)且縹緲,讓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但是這一世的曲子讓江圖給許之瑤改了,換了一種風(fēng)格,配上董宏的嗓音更讓人有一種“國”泰民安的感覺。
而且這一句歌詞,大多數(shù)人也都聽懂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屏幕前的無數(shù)觀眾們念叨一聲這句歌詞,心中涌現(xiàn)出一抹異樣的情感……
寫的妙哇~
而那些詩詞愛好者此時正目目瞪口呆的看著屏幕,莫名有一種醍醐灌頂福至心靈的感覺,片刻之后突然又像是如夢初醒般的沖入書房找來紙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他們迅速又潦草的將這幾句記在紙上,像是生怕自己忘了一般!
普通的詩詞愛好者況且如此,更別說那些頂尖的五境作曲人了,對古文了解越深的人越能聽出這句話的不凡。
普通作曲人聽到這一句只會覺得牛逼,但那些對詩詞頗有研究的頂尖作曲人聽完之后,只覺得自己如一粒蜉蝣望見了青天,這是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寫出來的詞……強到令人絕望!
青州五境作曲人中擅長作詞的不在少數(shù),但若問最強者誰,大多數(shù)作曲人和歌迷們心中都會有同一個答案——詞圣邱元明。
這位也是青州最頂尖的五境作曲人之一。
和唐慧一樣,對于這種頂尖的五境作曲人官方是很重視的,青州音樂協(xié)會的領(lǐng)導(dǎo)特地見了邱元明和他明說并且囑咐強調(diào)表示需要一首“團圓主題”歌曲的事情,而不是像江圖這種,讓公司簡單開個會通知一下就好。
對于邱元明這種老一輩作曲家來說,大多很有“家國情懷”,所以當(dāng)了解這首歌的重要性之后,邱元明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極為認真的,沒有絲毫敷衍了事的想法。
但是……過于認真以至于創(chuàng)作速度比較緩慢,還沒等他投稿,音樂協(xié)會便說不需要了,已經(jīng)有合適的作品了。
邱元明當(dāng)時就呆住了,什么意思?我還沒上車……不是看,我還沒投稿呢!
你們最起碼等我堂堂詞圣投完稿再做決定吧?
邱元明想去問問怎么個事,然后就先前通知自己的領(lǐng)導(dǎo)告知說,官方已經(jīng)拿到合適的作品了,所以后續(xù)不需要再投稿了。
這不由的讓邱元明有點懵,究竟是什么樣的作品能讓官方這么自信?直接就讓自己不用寫了?
當(dāng)時由于歌詞處于保密狀態(tài),就連邱元明這個詞圣也未能見上一面,但是現(xiàn)在他似乎是明白了……
聽董宏唱著前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時候,邱元明的思緒像是伴著歌聲飄到了月亮上的宮闕一般,起舞弄清影,與仙人一同飲酒作樂,笑問仙人今夕何年。
表面看來是邱元明的思緒跳脫,但實際反映的是這首詞瑰麗的想象力,能將讀者帶入奇幻而神秘的想象世界,這也是這首詞的魅力所在。
但當(dāng)董宏唱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時候,邱元明想象中那仙境一般的畫面瞬間破碎,煙消云散。
回過神來自己仍坐在家里的客廳中,前面不遠處是自家那個有些年頭了的電視機。
電視中董宏的歌已經(jīng)唱完了,正鞠躬感謝觀眾們聆聽。邱元明沉默不語片刻之后緩緩起身,來到窗前,像是要透口氣一般。
但剛站在窗前,便被樓下孩童的嬉鬧聲吸引了注意力。
此時已是凌晨,但因為過年的關(guān)系樓下的空地上依舊有幾位孩童在玩著各種式樣的呲花,借著小區(qū)內(nèi)路燈的光芒,邱元明還看見一位中年男子站在一旁,正面帶溫柔的笑容看著幾位孩子嬉鬧。
碰巧這位男子邱元明剛好認識,那是他對門的鄰居,常年在外務(wù)工,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待幾天,過完年便又會匆匆離去。
看到這一幕邱元明腦海中不自覺的便浮現(xiàn)出剛剛聽過的詞,下意識的輕唱了出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這首詞的意境從天宮回到人間,邱元明的思緒也從仙境回到現(xiàn)實,這一刻他徹底理解了這最后兩句話的意思。
再抬頭,大年三十那圓潤明亮的月亮映在了眼底,邱元明的思緒再度發(fā)散開來,只不過這次他的思緒并沒有再向上尋找天上的宮闕,而是飄到了青州以外的地方。他想到此時此刻的祖星不論何人身處何地,只要抬頭看到的都是這輪圓月。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乃詞之絕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