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下鄉一夜無話,次日,上午葉天生跟著韓宏儒在辦公室呆了一上午,一上午韓宏儒聽了好幾場匯報,包括市紀委書記徐懷誠也又來了一趟,葉天生心知肯定還是跟青豐縣的案子有關,韓宏儒已經跟省里的領導匯報過,接下來怎么處理,想必韓宏儒也從省里領導那得到了支持。
忙碌了一上午,吃完午飯,韓宏儒連每天雷打不動的半小時午休都來不及睡,而是直接上車前往青豐縣。
葉天生上午提醒韓宏儒去寶云小學的事,韓宏儒當即拍板決定下午就過去。
因為寶云小學位于青豐縣的水云鄉,路途較遠,韓宏儒只能利用坐車的時間瞇了一會,免得午休后再動身會太晚。
從市里到青豐縣走高速要一個小時,縣城到水云鄉,又是四十多分鐘的路程,葉天生和韓宏儒一行趕到寶云小學的時候,正好差不多下午兩點,正是學生過來上課的時候。
寶云小學,是水云鄉唯一的小學。
葉天生看到寶云小學的第一眼,仿若就看到了昔日的黑山鄉中心小學,老舊而又略顯破爛的一棟三層樓教學樓孤零零的屹立在紅土地面上,許是前兩天才下過雨的關系,操場上還布滿泥坑。
“這教學樓應該得列入危房改造了吧。”葉天生看到教學樓的第一眼,就大概知道了韓宏儒為什么會來這,這棟教學樓,明顯已經不適合再用,學生在里面讀書,難保不會出意外,俗話說,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很多意外和事故往往就發生在大家都覺得不可能的時候。
“走吧,進去看看。”韓宏儒招了招手,一邊往里走一邊對葉天生道,“天生,以前你在黑山鄉擔任副鄉長的時候,我記得鄉小學是不是就是你負責翻建的?”
“嗯,這事是我負責的。”葉天生笑著點頭,往日的記憶浮現出來,他也是那時候第一次見到韓宏儒,想想當時還不知道韓宏儒的身份,看到韓宏儒帶著一個人在學校里面轉悠,他還以為對方是誰來著,現在回想起來,葉天生也忍不住會心一笑。
“我要是沒記錯,當時你們是不是搞了什么募捐?”韓宏儒又問。
“對,當時建教學樓的錢主要是靠社會渠道募捐來的,活動搞得還反響挺大,后來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我們主動關閉了募捐通道,要不然還有人在陸陸續續捐款。”葉天生點頭道。
“做的不錯。”韓宏儒拍了拍葉天生的肩膀,贊許的點頭。
得到韓宏儒的稱贊,葉天生心情別提有多舒暢,能得到韓宏儒這樣的夸獎可不容易,特別是這是對于他在鄉鎮工作時的認可。
走進學校,韓宏儒徑直往教學樓走去,學生已經開始坐在教室里上課,韓宏儒站在窗外看著,略微有些沉默。
教室里的桌椅同樣是那種破破爛爛的老式木桌椅,地板也坑坑洼洼的凹凸不平。
葉天生也跟著往教室里頭瞅著,眼前這樣的場景其實葉天生并不陌生,葉天生小時候讀的教室和課桌椅也都是這種樣子,但那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那時候能讀書就是很高興的事,當時的社會條件也就那樣,沒人會去挑剔學習的環境不好。
但如今卻是不一樣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國家的經濟在這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里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幾乎是成倍成倍的提高,很多人對生活的要求也早就從追求溫飽到追求品質、有品味的生活,而像學校,市區里的學生,早就坐在教學硬件設施一流的教室里上課,像眼前這樣的教學樓,也就僅僅存在于貧困地區。
看到韓宏儒默不作聲,葉天生心知韓宏儒看到這樣的場景會格外有感觸,因為韓宏儒就是從教育系統走出來的干部,哪怕是主政三江,管理的是一個城市,韓宏儒也依然沒有忽略過對教育工作的重視,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教育工作,這三樣一直都是韓宏儒工作當中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