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孫和則惹得增平百姓民怨沸騰,恨不得他快點去死。可見百姓們心中自有一桿秤。
你說這官與官之間的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若是天底下多幾個像蔣大人這樣的好官就好了。
城門外的亂石堆前,隨著劊子手雪亮的屠刀落下,以孫和為首的幾個狗官終于結束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也沒人去為他們收尸,只讓義莊的人過來,用一卷草席裹了往城外的亂葬崗一丟了事。
一個縣不能沒有主事的人,蔣文淵也不能長期留在增平。細細斟酌后,就把一個叫“吳作山”的人提了上來做師爺,暫代處理縣衙一眾大小事宜。
吳作山本就是增平縣衙的師爺,因為看不慣孫和幾人的作為,更不愿與之同流合污,因而被他們處處排擠。
求告無門之下,只好憤然離去,這兩年只以教書為生。
蔣文淵派人請了他來后,這位耿直的中年漢子哭得泣不成聲:“大人,您為什么不早來兩年啊,否則這增平的百姓就不會過得這樣苦了。”
蔣文淵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辛苦你了。本官向你保證,只要本官在這肅州一天,這樣的事情便不會再發生。”
斬了孫和,蔣文淵拿著花名冊,以最快的速度,給孫和超額征來的力役們按50文一天補發了工錢,不幸累死的也加倍發放了撫恤。
并仍然愿意以出錢請他們前去修繕被暴雨沖毀的道路。
力役們拿著銀子,跪地大呼:“真是青天大老爺啊!”之后歡歡喜喜的跑去修官道了。
到此,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位十分講道理又好說話的貴人,就是他們肅州新來的知府大人,那個種出了高產糧種名滿天下的青州侯蔣文淵。
百姓們頓時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三天后,道路修通。車隊得以繼續上路。此時,他們離肅州府城還有四百余里。
又是兩天過去,一行在路上顛簸五十一天后,終于在九月初五這天,到了肅州府城。
進了府衙,蔣禹清把自己摔在收拾干凈整潔的大床上,半晌不想動彈。她八輩子也沒坐過這么久的馬車,心太累了。